是皇室宗親,有表親關係的世家——這就多了,還有天策書院的同窗,以及,她的朋友。
能被李毓禎視為友的,不多;敢於自視為李毓禎之友的,更少。
至少得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或者說意氣相合。
——慕容絕必是一個。
慕容絕給她的禮物裝在一隻黑曜石的匣子裡,匣上還刻了隔離術紋。
裡面放著一截枯枝。
那是峭壁上虬松的一段樹枝,原本生機盎然,被慕容絕一劍斬下,帶著她的劍意。
李毓禎只看了一眼就立即放入匣中,氣機剎那涌動,差點掀了她的光天殿。
李毓禎「呵」一聲笑,這份禮她希望。
待她閒下來,必回慕容絕這一劍!
崔清珏的禮物當然不是朋友贈禮,李毓禎沒有視他為友,崔清珏不出色,而是文武二道不同領域,這意氣相合比較難;而李毓禎從來不是勉強自己的人。而以崔皇后的關係,崔清珏向她贈禮當然是合乎禮節的,但因為是崔清珏的禮,這份禮物也就不尋常起來。
端午贈物,流行的是贈扇,既風雅,也清涼。崔清珏贈李毓禎的禮物,也是一柄扇子。是長安近年流行的摺扇,水磨竹骨,滑潤如玉,扇面是崔清珏親手畫的松竹圖,松竹林中一條直徑通往雲深不知處,隱與天際相接,一行清朗墨字題跋:「由是而之焉之謂道。」右端鈐了一道陰文閒章:「道行之而成。」
李毓禎看著扇面,沉默了一會。
而後合上摺扇,擱到書案一邊的側柜上,繼續看侍女擇選出來的,值得她看或者應該由她親視的禮物,神色平靜淡然,沒有什麼不尋常,聲音也是平淡的問道:「百~萬#^^小!說里崔行之的論著可齊?」
光天殿百~萬#^^小!說的書很多,楠木書架有十幾架,李毓禎並未讀完,很多是她不感興趣的,譬如經學就在其中,但崔清珏寫的那篇《論道理性命》她很早之前就讀過,覺得很有道理——有些至深之道是相通的,不分文武。
琴心是東宮司書女官,立即答道:「百~萬#^^小!說只有瀟園先生的《瀟園詩話》和一部詩評合集,還有一部《瀟園集》,是論道散篇的合集;其他未有收錄在這。殿下要全看嗎?奴婢明日從崇文館調過來。」
崔清珏的著述不少,以他文道宗師的聲望,東宮崇文館自是分類收全他的著作,但此時天時已晚,太子端午活動多,回東宮已是戌時了,剛剛又敲過二更的鼓,就算要看崔瀟園的書也是明日了吧,琴心暗裡揣測著。
李毓禎只「嗯」了一聲,繼續拆看禮物。
最後一份禮物是蕭琰的,以往李毓禎看蕭琰的禮物總是放在最後,琴心和扶真擇禮時就仍然延續了殿下這個習慣。
蕭琰送禮向來是隨地取物,在什麼地方就送什麼地方的禮,不論貴重,她認為這樣才有地氣,重要的是心意真誠。
她這回給李毓禎送的就是神農域的雞血梅花玉。
李毓禎打開烏沉刻花的鐵木匣子一看就輕嗤一聲——果然是在道門。
蕭琰送的這塊玉,玉色鮮紅欲滴,玉質通透,是雞血梅花玉中的極品。她用刻刀削出一柄玉刀,只若手掌長,刀身鮮紅若雞血,又有大朵團塊,像一叢叢盛開的梅花,瑰麗奪目,有種驚心動魄的「美感」,讓人眼神深陷下去拔不出來。
琴心扶真瞥眼過去只覺艷麗奪目,刀身線條也是潤澤流暢,仿佛那是天然鑄成的一柄血刀,而不是刻刀雕成,卻沒有那種心神相奪感。
李毓禎忽地一聲輕笑。
聲音清澈如寒冰相擊,帶著冷冽鏗鏘的意味。
蕭悅之,這是身陷情障里了。
李毓禎眉斜而起,挑起幾抹幸災樂禍。
想起自己送給蕭琰的那份禮物。
李毓禎唇勾了起來。
……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有好幾句喜歡的。
世間事要敢想。(想了,不一定成。不想,一定不成。
人生於世間,便必有堅持。(不管大的堅持還是小的堅持,心中就有一星火,不會熄滅
苦,也是人生滋味。(嘗過,才知厚重
感謝以下同學:
jc扔了
第369章 世間事要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