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蘭陵風流 > 第一八五章流言

第一八五章流言

    其實在地震前,就有徵兆。

    一些坊間百姓和大戶家的僕役會現貓狗之類的動物到處亂跑,圈欄里的豬和馬廄里的馬都煩躁不安,水池裡的魚會不斷的跳出水面,翻白肚,管倉庫的現老鼠特別多,大白天都容來竄去,城外民戶還現大白天蝙蝠亂飛,山裡的僮民現夜裡一隻只貓頭鷹掛在樹上,眼睛都大瞪著,像燈籠似的,嚇死個人……但這些異象都散落在角角落落里,並沒有引起關注和重視,至多看見的人嘀咕一句「奇了怪了」,而廣州城內因為瘟疫正人心惶惶,活在對疫病的恐懼和不安中,誰還有多的心思去想這些異象呢?

    最先引起警覺的是北城三元宮的觀主知安,不僅精通道經,而且易學造詣頗深。

    大唐帝國從仁宗時代起就開始推崇易學,不似前朝那般忌憚民間學天文,只是嚴禁、嚴懲以占卜星象作預言惑亂人心,散播謠言,是以大唐的易學相當昌盛,各州的州學裡都開有易科,道觀學易的尤其多,三元觀主知安就是廣州易學界最有聲望的人物。

    知安主持的三元宮是廣州城最大、最有名望的道觀,道瀟子率領的藥殿藥師就住在三元宮。斯時知安正為近期出現的貓狗馬魚鳥這些動物的異常不安。易家講「究天人之際」,譬如風勢、雲氣、雷聲、電光、虹掛、霧象等等,都是天地玄奧的揭示,諸如草、木、蟲、魚、飛禽、走獸的異狀等等,則很可能是天地出的有災異的徵兆。知安很想與其他易學者聯繫商討,但是廣州城已經因為瘟疫下了禁行令,更糟糕的是他熟悉的幾位易學家都因染疫隔離了,包括光孝寺的住持法性在內,這真是不幸的狀況。知安思來想去,又與信得過的道師商量,最後決定寫信給虞刺史提個醒。

    而此時虞廷芳正為瘟疫的蔓延焦頭爛額,五內俱焚,知安這封信無疑火上加油,不過他對知安說的「或為地動之兆」半信半疑——知安自己也說了:根據過往經驗,地動出現前的異象並不是唯一的,而出現異象的地方也不一定會生地震。

    再者,退一步講,就算真的有地震,以如今情勢又能如何呢?


    他只能將知安的信轉給城外的觀察副使宋繼登,請這位上官決定是否下令廣州附近各縣採取措施防備;至於城內……還不知道地動是否會在城內,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若貿貿然通知百姓有地動,那簡直就是讓人們在恐懼之上再加恐懼,很可能立時就會大亂,虞廷芳怎敢冒這個險?而且,官府的人手和兵丁都已捉襟見肘,又哪來人力去布置防備措施呢?虞廷芳連城中的權貴都不敢通知,就怕這些權貴知道此事後,就鋌而走險,武力沖城了。至於這些權貴家族的事後清算,他心中冷笑,自己都抱了死在城中的打算了,反正瘟疫是死,地震也是死,通知與否有何區別?朝廷還會看在他因公殉職的份上,表彰他「顧全大局」,就算無功,也不會獲罪,會稽虞氏也就保全了。何況還有姻親裴氏,裴中書為了利益著想,也在朝中替虞氏說兩句話。當然此時虞廷芳還不知道,他的好女婿裴松之已經車馬轆轆的往南趕來了。

    而這廂知安收到了虞刺史的回信警告,「不得妄語,攪亂人心」。知安一思量,便也明白了這位州尊的顧慮——當前情勢,不能在人們心上再壓重擔了。知安愁眉良久,只得通知其他道觀,以「夜體天心,餐風飲露,滌盪戾氣,守正去穢」為由,令道士們晚上打地鋪,都睡在外面的敞闊之地。

    道瀟子一至,正滿腹憂思不能言的知安大喜過望,便是找到了主心骨,立時一五一十的告知。道瀟子覺得「地動之兆,不可盡信,也不可不信」,帶著沈清猗去見了虞廷芳。沈氏之女的身份這時候就有用了,能促動這位刺史生出有甲姓世家分擔而下決斷的勇氣。這三人見了面商議之後,便以清除瘟疫戾氣的藥草有限,必須集中使用為由,在各個坊的開闊地帶都劃出「防疫場」,焚燒清疫氣的藥草,並且徵調城內所有商戶的帳篷、蓆子、被褥等物,儘量多的安排坊內未被隔離的居民吃住都在這些「防疫場」中。

    而地震就生在三月初二的凌晨寅時二刻。

    正在熟睡中的人們都被大地的震顫給驚醒了!

    便聽地下傳來轟隆隆的聲音,仿佛地龍在下面咆哮,整個城市都在搖晃。

    「啊啊!!」

    「地龍翻身了!」

    人們驚恐的大叫



  
君朝西推薦:  
隨機推薦:  特拉福買家俱樂部  掛了99次之後  末日崛起  巨門卷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蘭陵風流"
360搜"蘭陵風流"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