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蘭陵風流 > 第二三一章立儲波瀾四

第二三一章立儲波瀾四

    裴昶立即拐到了門下侍中的相房,笑呵呵的恭喜崔希真,「喲,要稱你國丈了喲。」崔希真捋須而笑。因為按照慣例,太子繼位後,祭了廟社,就應該冊太子妃為皇后了。

    果不其然,午時之後,禁中便有內詔下達,並以白麻大字張榜於大明宮丹鳳門外——詔曰:冊太子妃崔氏光琳為皇后,八月初十,入主皇后寢宮長秋殿。

    此時正是午食小憩之後百官復上衙的時候,前往政事堂道賀的官員接踵而至,崔希真索性出了公房,在廊下相迎道謝。

    但從內朝傳出的消息:聖人仍在承欽殿,學士知制誥韓馥也仍然在殿內,午膳都是由尚食監送入殿內。

    宰相和文武百僚們都疑慮了:聖人除了冊皇后,還要下什麼內詔?

    無論如何,冊立皇太子肯定是不可能的——這不屬於天子直接下詔的權力。

    難道是,聖人要任免直屬衙司的一些主官?

    眾宰相中,中書左卿鄭執中和尚書左僕射張夷直心裡隱隱有種不安的感覺。

    上皇和聖人又要出什麼招?

    ……

    在宰臣們的猜測和等待中,未時三刻,禁中終於下詔——同時下達四詔:

    蔣國公謝迥免御史大夫,拜中書右卿、同平章事;

    溫國公王休免御史中丞,拜門下右卿、同平章事;

    高密郡公孔尚賢免左諫議大夫,拜御史大夫;

    汾陽郡公顏俊卿(女)免河東路觀察使,遷御史中丞。


    這四道白麻一宣,文武百官頓時譁然。

    前兩道白麻是拜相!

    先說蔣國公謝迥,這位是陳郡謝氏的家主,而陳郡謝氏正是新帝的母族。在新帝還是太子時,就是妥妥的「□□」;現在,當然是牢固的「帝黨」了。——皇帝拜親舅為相,其中之因和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再說除拜門下副相的溫國公王休,這位是琅琊王氏的家主,而溫國公的庶女是太子良娣,按照新皇帝冊妃的慣例,如果不出意外,太子良娣必定是四妃之一。這也是「帝黨」。

    皇帝突然除拜兩位「帝黨」大臣為宰相,這是為了什麼還用說嗎?——分明就是衝著立儲來的。

    最重要的是,這兩位新宰相不僅僅是他們個人,更是兩大甲姓世家的家主——皇帝在這個時候拜他們為相,就表明了這兩大家族在立儲上的站位

    。

    再看後面兩份詔令,新任的御史台長貳官,一個是甲姓魯郡孔氏的家主,一個是乙姓榜首琅琊顏氏的家主,雖然這兩家以前沒有明顯傾向太子,或者說沒有顯露出傾向,但在這個時節,被新帝任命為監察百官的御史台總憲、副憲,足以表明新帝對他們的信任,其家族即使不是「帝黨」也能被定位為親帝派了。

    這般一扒拉,文武百僚吃驚的發現,打上「新帝系」標籤的家族竟然有這麼多了?!——這些都是支持聖人立儲旨意的?

    原本在立儲爭議上搖擺不定的官員,抑或者正在頭痛站位的官員,以及他們各自的家族,都不得不重新權衡、盤算,而很多人心中的秤桿漸漸倒向了皇帝這邊:畢竟隨大流,是國人的心理和官場的常態,就算選擇錯了,也是法不責眾嘛;而選擇少數派,風險就大得多。

    ……

    在白麻宣榜沸沸揚揚時,宿王已經奉詔離京,前往三清宮所在的神農域。在宿王離京後,京中事務就是由豐王主持。豐王為人少言多思,並沒有被這四份詔書掀起的沸沸揚揚的態勢迷糊了頭腦,冷靜的判斷:太上皇和皇帝此舉是在造勢!

    「有定見的人,不會因為這四道詔書的昭示,改變意見。大多數低級官員,和無足輕重的家族,才會因為看不清形勢,選擇『隨大流』。詔書宣起的沸揚態勢,就是製造浪潮,讓這些搖擺無定見的人,誤認為這就是『大流』,從而被大浪裹挾而行。——這些人無關緊要。」豐王最後做了結論,下面浮動的人心立定。各人均按照計劃,分頭行事。

    暗地裡,豐王去見了老人。

    老人說了兩策,五個字:「拖。轉移視線。」

    豐王意會。

    這件事情,拖得越久,對他們越有利。拖下去,沸揚的態勢就會落下去,撇掉了浮於上面的泡沫,就會讓人看清楚,哪一方



  
君朝西推薦:  
隨機推薦:  醜女種田:山里漢寵妻無度  御鬼者傳奇  獵妖高校  坐忘長生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蘭陵風流"
360搜"蘭陵風流"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