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蜀臣 > 第124章 取長

第124章 取長

    第124章 取長

    長安,魏天子曹叡臨幸殿宮。

    數十盞青銅油脂燈具,照亮頗為堂皇的廳堂。

    偶爾有燈芯迸出火花,於忽明乍暗間光影搖曳,將在座三人的影子拖拽在宮壁上張牙舞爪,讓暮色低垂的寬敞殿內更顯陰鬱。

    一如,侍中劉曄及中書令二人眼眸中的神采。

    被曹叡急召而來的他們,看罷大將軍曹真的上表後,都不約而同的陷入了沉默。

    並非是他們心中無有所決,而是在思緒著言辭,如何讓天子及大將軍能放棄這種孤注一擲的念頭。

    然也。

    他們並不贊同,曹真的提議。

    破釜沉舟與逆蜀博弈,這種激進的手段,不應該出現在執國者的思緒中。

    畢竟,哪怕是逆蜀得了隴右,無論國力還是財力仍舊無法與魏國抗衡。何必現今便以國之安危去博?

    殊為不智也。

    然,曹真乃顧命大臣及曹魏宗室,又是舉國最熟悉西北局勢的督帥。

    他既然提出來了作戰計劃,此生都不曾踏足過西涼的劉曄與孫資二人,沒有充足的理由,是無法勸得動天子的。

    且,奪不回隴右,便會導致涼州不穩。

    抑或者說,涼州亦會被逆蜀逐步蠶食,隨後被奪走。

    從關中三輔出涼州,關隴道與蕭關道若是不成行,僅靠著安定郡的山道繞去武威郡,不管馳援還是糧秣輜重轉運,都是事倍功半。

    僅僅靠著如今駐守涼州的三四萬兵馬,鎮壓當地豪族及羌胡部落都捉襟見肘,無法指望他們能抵禦得住蜀軍的發難。

    且涼州本地瘠,糧秣出產不豐,魏國亦無法再度增兵駐守。

    西涼者,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漢武帝設置涼州刺史部的時候,便依此來命名。


    數百年前便是如此,更莫說今數十年來,西涼各郡的氣候一歲寒賽過一歲,春冬季節的白災頻發,讓黎庶及牛羊凍斃無數,糧秣亦逐步減產。

    如敦煌太守尹奉,任職數年以來,便一直推行著屯田戍守及護衛商賈走絲路。

    然郡內士卒屯田所得,尚不及商賈關稅所得的一半。

    以此可見一斑。

    從文帝便再度開通的絲路貿易,亦是劉曄與孫資不能輕易置喙,聲稱放棄隴右的緣由之一。

    有財力及物力走絲路逐利者,皆是魏國貴戚及世家豪族耳!

    隴右不復魏國所有,絲路便會斷掉。

    本就失地喪兵有損國威,他們若再諫言讓官宦豪門的利益受損,恐內部亦難安矣。

    於曹丕時代便開始任職中書令、常伴駕左右的孫資,心思更活泛了些,便率先開口說道,「陛下,臣近日得報,有京兆鎬縣黎庶數百戶,取道子午谷亡奔漢中郡。」

    明明被問計於曹真之策可否,他卻答非所問。

    然而,曹叡聽罷,面色便兀然一僵。

    他少小便被魏武曹操愛之,常令在左右,且斷言曰「我基於爾三世矣」,聰慧自是超乎常人。

    是故,他無需作思緒,便聽出了孫資的言外之音。

    曹魏代漢的時間,太短了!

    尚不足十年,天命威信未立,黎庶未附,亦無法抹去四百年劉姓漢室的深入人心。

    哪怕魏武曹操時期,便誅殺了不少漢室死忠;抑或者是文帝曹丕坐鎮鄴城時,借著魏諷謀反案牽連誅殺數千人,都無法將人心徹底扭轉。

    尤其是,安置在京兆的黎庶,多是昔年張魯投降後,魏武曹操從漢中遷徙歸來安置的。

    張魯割據漢中近三十載,素有仁義愛民之聲。

    讓此些黎庶早已習慣了寬仁的法度,以及輕鬆的賦稅。

    後遷徙來關中,魏國定下的賦稅及徭役皆多於漢中張魯時。

    今正逢春耕時節爆發隴右大戰,關中黎庶皆被徵發徭役,他們勞苦之下怨言滋生,又抱著「還歸鄉閭」的情結,叛逃入逆蜀亦不足為奇。

    而如今中書令孫資,提及此事,便是隱晦的諫言於他。

    關中三輔,已不堪



第124章 取長  
茶漸濃推薦:  
隨機推薦:  我有一座隨身農場  我的七個姐姐絕色傾城  我的諜戰歲月  種菜骷髏的異域開荒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蜀臣"
360搜"蜀臣"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