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次從尺縮效應中脫離出來,花費了十七年的時間,初它們來到了這場數十光年旅途的終點站,一顆藍矮星和二十顆行星構建的龐大恆星系統。筆硯閣 m.biyange.net
「哇,好豐盛,這麼多的物質,我是第一次見到一個恆星系統里有這麼多的行星。」
剛一抵達,就有採集者使用自己的大功率雷達偵測恆星系統里的環境,不由的發出這樣的感嘆。
「別高興的太早,如果環境都很惡劣,我們就只能先從最外圈的隕石帶發展起來。」
「就算行星都很惡劣,不還有衛星嗎?這麼多行星存在,說明這個恆星系統的物質量非常豐富,二十多顆行星中必然是會有某軌道上存在著衛星。」
「但也有不存在衛星這種可能性,說白了還是概率問題,先確認以下情況再感慨,不然心情上會有落差。」
採集者們彼此交流著,向著恆星系統飛速靠近,它們的速度在光速的五分之一,雖說擺脫了星虹效應的影響,但速度也是不慢,至少這個速度如果在銀河系,是可以輕鬆擺脫銀河系引力進行河系間位移的速度。
雷達波一遍遍的從採集者這邊發射出去,以精準的把握己方與恆星系統邊緣隕石帶的距離以及相對位置,同時導出氫氣團到前方,在高能伽馬射線的釋放中逐步降速。
一段時間過後,初它們進入這個藍矮星系統,偵測各個行星的詳細數據的同時,它們也確定了恆星系統內衛星的數量。
「不是吧?真的這麼少?整個恆星系統里才三顆衛星……」
「行星很多,彼此之間又會產生引力,這種引力複雜的環境可能就是導致衛星稀少的原因。」
「或許吧……」
「所幸有些處於常溫帶的類地星球,貌似地表上還有著豐富的液態水,很適合我們的發展。」
在頻道中規劃了一下這個恆星系統的發展過程,採集者們決定分頭行動,這樣能夠加快資源開發的進度。
「這個恆星系統的藍矮星在恆星中也是屬於大體量級別的個體,能量很高,輻射也很強,在開工的時候記住一定要監督好自己的體溫,不要讓軀體過熱,那樣很危險。」
「該注意的就這些,開工吧!」
初給諸位同族個體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項後結束話語,採集者們齊齊應答。
「好!」
幹勁十足的採集者們小功率的驅動著反物質推進向著衛星和類地行星進發,這些星球是最適合作為它們發展起步的行星。
由於距離的關係,朝衛星進發的採集者率先抵達目的地,如今早已經更新換代的採集者們並不需要像最初殖民恆星系統那樣,冒著風險強登衛星,也並不需要調整自己的軌道反覆利用引力彈弓。
在確定衛星沒有大氣後,採集者就直接將一條從軀體側面生長出來的觸手垂落向衛星表面。
如果觸手不夠長那就拉近和衛星之間的距離,沒有大氣就不需要考慮摩擦力,剩下的就只是看速度能不能形成足夠的離心力對抗衛星引力。
觸手與地表接觸後,採集者也就能獲悉到衛星表面的元素組成成分,環繞一圈下來,元素成分占比是個什麼情況都能大致推算的出來,這比什麼遠程觀測推導數學模型等複雜手段,更加的準確可靠,畢竟這是直接接觸實物。
「乾冰和甲烷很多,看來這個衛星是個碳含量極度豐富的衛星,比較可惜的是水元素含量很少,連百分之一都不到。」
採集者有些嫌棄這個衛星,水元素在阿米巴的科技中屬於主導元素之一,技術是建立在細胞之上,而細胞相當一部分是需要水來組成。
一顆顆肉瘤從亞光速生物體身上脫離出來,墜落到寒冷的衛星表面,經過數十次的反覆回彈,最終這些肉瘤趨近於平穩的停留在固態甲烷冰與乾冰的混合物之上。
一如採集者們當初在其他殖民衛星上幹過的事情,先在低溫環境裡穩住一個據點,然後再根據這個據點進行擴張,逐步獲取到對衛星的支配權,大量的對物質進行開採。
當然,沒有水是個很難辦的問題,因為細胞的增值並非是無中生有,它們是需要水元素,哪怕是冰也沒問題。
就在採集者考慮該不該使用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