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疲勞張寶同2017.10.4
在現社會,還有什麼東西能打動人心,振奮精神?還有什麼東西能讓人們爭先恐後,趨之若鶩?恐怕也只有錢了。錢能買來食物、衣服、住房、轎車和一切東西,但是,也有錢買不來的東西,比如文化,至少不能買到文化的精髓,特別是全民的文化素質。
歷史上中國曾出現過許多文化復興與文化發展的朝代和時期,為中華文化的發展和民眾文化素養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貢獻。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文化也曾兩度繁榮,一是文革之前,一是文革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開始到金融危急之前,那時,也是中國文化復興與重大發展時期。報紙、雜誌、電影、電視和音樂空前地繁榮,湧現了一大批中國當代的經典作品。那時,人們腰包里的錢雖然並不多,但是人們除過掙錢,還渴望著讀書看報,看電影,聽音樂。我記得許多同事都訂了一些報紙和刊物,有文學的,有專業的,也有純消遣性的。所以,人們讀書看報的氛圍很濃。
可是,金融危急之後,由於經濟不再寬餘,許多人取消的訂刊訂報,由於紙張、房租的價格飛漲,印刷的成本提高,許多報紙和雜誌難以為繼,紛紛停辦,電影也開始出現蕭條,電視雖然還在活躍,可是沒有高質量的文學與文化支持,節目的內容和質量也在大幅下滑。到了金融危急之後,只有少數的報紙和雜誌還在繼續生存。這些報紙和雜誌不是因為發行量大,就是因為依靠國家的補貼和資助。
文化是一種消費品,需要大量和持久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才能長期見效,持續發展。如果整個社會都想急功近利,或是只想索取而不想投入,那麼,就會出現文化的疲勞或是文化的萎縮。而中國的文化疲勞也許就是從這時開始。
人在疲憊時會感到疲乏乏力,無趣無味,心情煩躁,昏昏沉沉,甚至會感到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心情抑鬱。處於這種狀態中,除了休息,別的什麼事也干不好。如果你非逼著他堅持工作,他只能給你敷衍應對,得過且過,不可能給你盡情地投入,更不會為你創造性地進行工作。
文化疲勞的現象也如同人的疲勞一樣,在它疲勞的過程中,它不可能出現大批的文化精英,也不可能創造出大批的文化經典和文化效益。所以,從90年代末起,我們的文學、電影、電視、音樂和春晚,幾乎很少再能看到和聽到非常經典的作品。文學雜誌幾乎沒有人看了,有些文學雜誌幾乎成了一些編輯和作家的自留地,成了他們互惠互利的禮尚往來。電影因為缺少深刻而精美的題材和劇本,許多電影導演只好依靠先進的光電技術和宏大的場面來吸引觀眾,而故事情節單調枯燥,很難能見到精品。音樂除過那些反覆播放的老歌,新歌幾乎沒有多少人愛聽,有時整個春晚都聽不到一支好聽的新歌。電視的數量很多,可是,古裝戲和抗日神劇鋪天蓋地,而有質量有品味的現實題材的作品卻是寥寥無幾。
有人說文化藝術的衰落是因為網絡文化的衝擊,有人說文化素養的倒退是大眾文化品味的降低。可是,文學界、影視界、音樂界和各種文化藝術界的人士和精英們,難道你們就問心無愧,沒有責任嗎?你們是國家文化藝術的棟樑和引領,你們是不是盡職盡責地一直堅守在自己的陣地上?難道你們就不反思一下,你們陣地的失守和大眾文化的降低是因為你們首先感到了疲勞,感到了浮躁,受到了金錢與名利的誘惑?
不是人們不喜歡讀書看報,不是人們不喜歡文化藝術,而是當今有多少值得人們愛讀的書?有多少能讓人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過去雷振邦為寫一首歌,坐著幾天幾夜的綠皮車去新疆,到了新疆,又要坐很長時間的汽車,到了不通汽車的地方,又要騎馬和走路,才到達要採風的地方。可是,現在的一些作曲家,往鋼琴旁一坐,搖頭晃腦,振振有詞地熬上大半夜,一支曲子就寫出來了。有很多的電視劇本居然是幾個編劇坐在一起,吸著煙,喝著茶,吹著牛聊著天寫出來的。完全不是人們想像的那種含辛茹苦和絞盡腦汁。許多的文學作品已不是十年磨一劍了,而是一天更新八千字,上萬字,甚至有人雇用寫手,分工到人,分章節到人,進行流水作業。這些「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文化作品能流傳千古,成為經典嗎?這樣快餐式的文化作品,人民大眾能喜歡嗎?
我們鼓勵人們讀書,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