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其他小說 > 詩相 > 第四十五章《長安》

第四十五章《長安》

作手法,凸顯作者極度歡快的心情,此時的孟郊想必覺得一切都無限美好。說到春風得意馬蹄疾,猶記得2003年,默默無聞的小鎮上竟有學子成為省高考狀元,於是在鎮上的街道展開騎馬遊街活動,甚是熱鬧非凡轟動全鎮,想必孟郊的這首詩很合襯這位高考狀元騎馬遊街的心境,不過遺憾的是,聽聞他的發展與高考狀元這個光環不襯。春風得意是人生少有的喜事,文學史上也極少有孟郊般的人生快意佳作,明快暢達而有別韻律的表達,活靈活現的描述中舉的得意心態,人生總會有春風得意之時,成功後洋洋得意,進而展望前程的躊躇滿志,那時再品讀孟郊的這首詩,別有一番風味。此詩一經發表便備受讚許,春風得意一詞更是風靡出圈,成為人們很是熟悉的成語,用以形容人成功後的得意情態。

    值得令人尋味的是,有人理解「一日看盡長安花」理解成作者盡情欣賞長安城的美女,在春風得意之時,想必沒人會騎著馬去花店欣賞各式各樣的花,而女人則不一樣,成功後的男人,想必對女人的態度和看法發生逆轉性變化,至於孟郊所說的長安花是怎麼樣的女人,就要任憑讀者去遐想了。這句詩也衍生出一個常見的成語走馬觀花,其表意應是指一日內看完長安的花,而它今日的寓意帶有貶義,指了解事物粗淺未細心認真,與孟郊詩句所傳達的寓意相去甚遠的。

    這首詩廣為流傳之後,春風得意被用來形容人在取得重大成功後的精神狀態,當前國內最為廣泛的考試選才方式莫過於高考,高考放榜的日子,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歡喜的學子們想必是春風得意。閱世加深後,發覺高考壓根不值一提,對比孟郊的登科,現在的高考也大致相當於古時代的秀才級別考試,當然這個秀才測試,對於進入這個門檻的底層人來說,算是春風得意的喜事,畢竟有了這個資格,才有機會進入下一輪的精彩角逐和社會競爭。孟郊的登科,更確切的說是通過官員選拔考試,是當時中央政府主持的進士科,它是自隋明帝楊廣開設之後,經唐文帝李世民將此制度延續並發展規範下來的取士方式。發展至孟郊所處的中唐時期,儘管科舉仍有其不規範之處,甚至有可提前確定人選名次的操作空間,凡能登科及第,其才華及文化水準是毋庸置疑,體現孟郊才華的另一首詩《遊子吟》,也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提及這首詩不得不及在中國施行一千多的的科舉制度,它雖然目前名義上已經取消,但是它的影子無處不在,對中國考試選才方式具有深遠影響,乃至世界各國多有借鑑學習,我們當前的各類分科考試,不排除有科舉制度的影子存在。古典中國時期,素有學而優則仕的讀書理念,讀書人的終極目標有朝一日金榜題名,所謂登科就是進士及第,經過吏部複試授予官職,相當於通過國家組織部考核,可以去地方做縣官及中央政府任職,起步級別可相當於今日縣處級官員,故古人們到花甲之年還不忘參加科舉,是當代公務員(相當於古典時期的胥吏,衙役等)可望不可及的高度,所以古代讀書人為了登科,至花甲之年仍不忘挑燈夜讀。

    在新聞報道中,曾有人連續高考二十多年,也有人高三復讀十多年,僅僅為了考取大學而已,歲月蹉跎多年,這些人出於怎麼樣的情懷,為了一個高考有如此之深的執念,實屬覺得沒有必要。歷史上不乏未中舉的文化名人,不用非得讀夢想中的大學方能取得人生成就,即使就讀理想的大學,現實的骨感也會註定讓他們無比失落,到時方是追悔莫及。相對於古代的科舉取士,高考不足以言,當然對於涉世未深的莘莘學子而言,高考是重要的人生經歷,不過為了進入理想高等學府而屢敗屢戰的花個十多年甚至更久參加高考,體驗過大學生活的我,甚是覺得浪費寶貴的生命。又回到上面所言的故鄉高考狀元,年輕時便進入國內頂級學府深造,二十多年的人生軌跡並無多大波瀾,倘若迎戰高考十多年後再進入理想大學的學子,可想而知智力水平幾何,再者歲月已蹉跎後,很難會有可喜的人生成就。古代有人堅持科舉幾十年,甚至至死不渝,那是因為一旦登科及第,基本上能被授予官職,進入士大夫行列,加入社會的上流精英層,而今日的高考只不過是一個大學入學考試,更遑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最終都將灰溜溜的步入社會執生。


    中舉帶給人們的喜悅心情,完全是因為中舉後帶來的巨大利益,因此有很多士人挑燈夜讀,在科舉戰場中屢敗屢戰,像孟郊四十六歲才登科及第,還不算是很晚的,六十多歲才登科也不乏其人,范進中舉的故事便是鮮明的例子,一輩子無法登科的更是不計其數,只是不被世人所知曉。史上落榜的科舉學子,成為著名人物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今朝有酒今朝醉」可謂是膾炙人口,便是由唐代落榜學子羅隱創作的名句,再者便是拉大旗造反的黃巢和洪秀全等人。黃巢和羅隱主要經歷都在晚唐,晚唐的朝廷內憂外患,社會階層固化相當嚴重,士子的上升通道非常狹窄,屢次科舉鎩羽而歸的黃巢甚是憤懣,創作出很強反動思想的名作《不第後賦菊》用以表達豪情壯志,歷史弔詭的是,他後來竟然實現了詩中所言,猶如詩句中所言,率領黃金甲透長安。

    《不第後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不第後賦菊》是黃巢多次應試不中後的悲憤之作,從第二句「我花開後百花殺」可以看出,黃巢是帶著強烈不滿情緒面對科舉落榜的,大唐科舉史上,多次科考失利後萌生對大唐王朝不滿的士子大有人在,有些人對命途的不順怨天尤人,而黃巢不一樣,寫下這首具有反動傾向的詩句,預示著有朝一日還將帶著菊花般的香氣瀰漫長安城,或許科舉落第後讓他覺得唯有反動,通過造反才能改變現狀。後來的歷史證明,黃巢再次進入長安城時,是帶著金甲士兵進城的,大肆屠戮李唐宗室及百官,真可謂是「百花殺」,對京城百官的屠戮,想必使得士大夫階層對黃巢喪失了信任,不再支持他的起義運動,最後黃巢在唐朝將領的猛烈攻擊下,退出長安並最後敗北而亡。黃巢匆匆率領大軍進入京城長安,根基不穩的同時還未能安撫在長安的士族階層,反而進行大屠殺,應是他迅速敗亡的重要原因,這樣相似的歷史在明末再次上演,闖王李自成已經順利進入京城,對原有的皇室及官僚系統進行清洗後,同樣迎來了敗北而亡的局面,總的來說,要在京城站穩腳跟,不能清洗原有的勢力,而是綜合利用起來,猶如空降的公司領導,要想實現自己的價值目標,不能急著剪除自己不想要的原有勢力。

    菊花,是花卉市場常見的品類,中國素有人淡如菊的說法,黃巢的三首留存的詩中就有兩首是描寫菊花,尤其是這首他落榜時賦菊詩,落榜時的黃巢想必是非常沮喪的,卻還能賦菊,足見其對菊花的熱愛。中唐詩人元稹也甚是熱愛菊花並賦詩《詠菊》寫到「



  
小滿老豆推薦:  
隨機推薦:  修羅武神  神話版三國  合體雙修  魔門敗類  全民小鎮之辣主麻仆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詩相"
360搜"詩相"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