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沒有馬上離京遠走遼河口,這個軍中宣政使到底是何職能,需如何發揮效用,不是簡單說說就能了事的。
包括唐奕也一樣,說是「政委」,可是政委到底要幹什麼,精確到每一個細節卻也是一知半解,要他與王韶一同琢磨、研究。
不過,好在唐奕長年與閻王營、涯州軍為伍,對軍中之事了解甚多,而王韶也是熟讀兵書之輩,不算是門外漢。
二人既是摸著石頭過河,又算是為以後武院培養各軍宣政使打下基石。
是以,等王子純北上遼河口和楊懷玉搭夥兒的時候,已經是兩個多月之後的事情了。
......
在此期間,王韶幾乎每天都與唐奕一同討論研究,結合大宋的實際情況,還真就弄出了一套宣政使的章程。
當然,這兩個月,朝廷也沒閒著。
第一件,就是五月中,黃河汛情再次告急,水勢之凶,比之嘉佑二年後那次猶有過之。
但是,不同的是,去歲黃河水道就已完工,此次春汛,正好檢驗沈存中的治河成效。
到了六月初,各州河務上報到京師,黃河中下段沿線兩百餘州,無一受災。
此訊一經傳出,舉朝振奮。
要知道,那可是比嘉佑二年更大的洪水啊,可是結果卻與嘉佑二年截然相反。
無論官員,還是百姓,仿佛過年一般歡天喜地。
第一次,這是大宋萬民第一次在黃龍起舞之下取得了勝利。
且根據河監的推測,依現在黃河大堤的牢固,至少十年一遇的大汛將不再是威脅。
也就是說,黃河兩岸的百姓終於可以不用過年年走水,歲歲遭災的日子了。
對此,唐奕也很滿意。
現在的黃河雖然還達不到後世那般「溫順」,但是,能保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安寧,已經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朝廷也無須用「是年河寧」的語句來自我安慰了。
但是,居安思危,唐奕很清楚,治水是一個長期投入的工程,從來沒有一勞永逸之說。
當眾人還在為黃龍受伏而振奮之時,他已經向趙曙提出把治河當做一個百年工程了。
朝廷不但要重視,而且要設立專款專項,從每年財稅之中籌撥治河款,以備不時之需。
......
對此,趙曙自然是什麼都聽唐奕的。而滿朝文武也是出奇的一條心,皆是點頭稱是,竟無一人反對。
大伙兒是嘗到了甜頭了。
當初,唐奕斥資幾千萬貫非要去修河,那時眾人還有點心疼。可是,只看今年這一次,就明白絕對不是賠本買賣。
先不說黃河息勢,對北方航運的影響有多大,單單這一個夏汛,就免了多少災禍?
這樣的大水,若是放在往年,不淹了半個大宋是不會罷休的。
只賑災、平亂、復耕這些,就不知道省下了多少銀錢,要是算上各州各府重建家園的耗費,那就更無法計算了。
而這次,朝廷不但撥款,而且大方的很,由范仲俺和賈昌朝提意,三司復算出耗費比例,最後定為,每年撥百萬之巨於河道維護,還有治河儲備。
第二件大事,則是先帝起靈。
所謂起靈,就是把趙禎靈駕從開封運抵永昭陵,於八月十五,先帝殯天整七月之時,下葬永昭陵。
這是舉朝大事,非工務所累,滿朝文武、趙室宗親,必要同行,送先帝最後一程,唐奕自然要陪駕前往。
所以,七月初,包括范師父和賈昌朝這些相公,就一同陪趙曙起駕離京,去往永昭靈了。
也正因為如此,唐奕錯過了一件大事,一件真正改變這個時代的大事!
......
話說富弼離京之時,唐奕特地囑咐路上走慢些,富相公畢竟已經年老,唐奕是怕這萬里航程再出什麼岔子。
萬一富彥國因舟車勞頓病了或者怎樣,那他唐子浩就能了千古罪人了。
......
正因如此,富弼這一路南下走的確實不快,內河日行百里,不論順逆,並靠岸歇息。
入海之後,更是過分,只沿海岸水緩浪寬之處航行,且稍有風浪就停下來等
第931章 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