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12月,新年的臨近並沒有給土耳其的人民帶來多少喜悅,此時小亞細亞半島和馬其頓地區烽火正濃。在土耳其中部的安卡拉附近爆發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戰役,對陣雙方是土耳其反動派政府的6個軍約9萬名士兵和青年土耳其黨領導的5個軍又1個師7萬名士兵,10多萬人在狹小的地域展開一場場激烈的戰鬥。土耳其政府軍選擇青年土耳其黨右翼的新軍和民兵部隊作為突破口,青年土耳其黨的部隊則派出4個團繞道從背後襲擊安卡拉市,未想卻遭遇了土耳其近衛軍3個團的阻擊,最終偷襲沒能得手。政府軍成功擊潰對方右翼,青年土耳其黨的部隊開始潰敗。雖然這次戰役雙方一共才損失了2萬多名部隊,但是這次失敗讓青年土耳其黨年輕的部隊在士氣上遭到沉重打擊,他們開始退守土耳其東部的卡拉蘇河一帶。取得大捷的土耳其政府軍沒有趁勝追擊,而是將主力部隊回援伊斯坦堡,企圖將威脅首都的凱末爾部隊一舉消滅。
在伊斯坦堡以西200英里的烏尊克普呂,土耳其政府軍集中8萬大軍,準備向凱末爾的3萬部隊發起進攻。如果此戰土耳其政府軍獲勝,那麼土耳其的未來將掌握在反動派手裡;如果凱末爾獲勝,則很有可能直取伊斯坦堡奪得政權,這一戰也成為決定土耳其命運的一戰。
凱末爾非常清楚,政府軍的優勢在於人數遠遠多於己方,而且取得安卡拉之役的勝利後士氣正盛,握有戰場的主動權;己方的優勢則在於自己頒布的土地和民族政策已經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而且自己主力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尤其有奧利僱傭兵團這樣一支經驗豐富的鋼鐵部隊。自己要是能夠抓住對方的弱點給予致命一擊,戰場形勢就會急轉直下,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問題是對方的弱點究竟在於何處,凱末爾對此已經思索了許久,但是遲遲找不到答案。
烏尊克普呂屬於內陸城市,所以此次精於海戰的奧茲圖爾克留守薩洛尼卡,而菲利普的潛艇部隊則威脅著土耳其政府的海上交通,這裡能夠出謀劃策的大將就只有他和奧利了。
說曹操,曹操到!
奧利剛剛乘飛機巡視了一圈回來,他的到來讓眉頭緊鎖的凱末爾心裡出現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如果說凱末爾精於整體戰略規劃,那麼奧利就是具體戰術的專家了。奧利最近已經瘦了下來,應該是戰爭開始後非常操勞的緣故。他現在已經養成從空中觀察戰場的習慣了,說是站得高看得遠。
「奧利將軍,有什麼新情況嗎?」在薩洛尼卡大捷之後,凱末爾已經任命自己為人民軍元帥,而奧利則成了他的僱傭軍將軍。
「嗯!情況不容樂觀啊,政府軍的進攻準備已經快做好了,我粗略地估計了一下,對方的右翼有1個軍大約1.5萬人,已經移動到了這個位置!」奧利一邊在地圖上快速地劃著,「敵人的中路部隊仍舊在他們昨天的位置,不過似乎已經分出一個師加強他們的左翼,左翼應該是他們主攻方向,左翼的2個軍又1個師現在部署在穆什森林東邊,預計戰鬥打響之後他們將從森林邊緣向我們人民軍的10、14、15團陣地進攻。不過我認為我們不用加強那個方向防禦力量,以那三個團的兵力和地形優勢,應該可以拖住他們至少6個小時,接著他們就可以撤退到2英里之後的2號高地!」
凱末爾默默地看著地圖上奧利畫的圈圈和箭頭。奧利提出的戰術是將自己的右翼吸引住敵人左翼的主攻部隊,自己中路部隊固守烏尊克普呂市區,而主力部隊集中在自己的左翼,擊潰對方右翼之後,左翼部隊與中路部隊兩面夾擊對方的中路,重點是吸引住對方的左翼和擊潰對方的中央軍團。他覺得這的確是一個能夠以少勝多並且可以重創對方的計劃,只是風險也比較大。一來自己右翼的三個團和預備隊的一個團一共4000多人要面對敵人3.5萬人的進攻且戰且退,中路的8個團1萬人不僅需要對抗對方中路的2.5萬人,還必須防守右翼後撤之後中央陣地的右方,任務最艱巨的是自己的左翼,1.5萬部隊不僅要擊潰對方2萬的右翼部隊,還需要快速向對方中路壓迫,不過這種情況之下這個戰術是最好的選擇了。
凱末爾不知道,奧利也不知道,這個戰術類似於德國在4年前制定的施利芬計劃,只不過施利芬計劃投入的兵力是這場戰役的幾十倍,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