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坨蛋糕拍地上,兩顆草莓頂發間,叉子戳去半溝油,蠟燭插成大癩頭。
這首打油詩,可以說是對監獄地形最生動形象的形容,簡直可以說一般無二。
山整體呈圓盤形平放於地,也沒多高,相較邊平坦處的農田水沼葦盪,也就高出個一二百米。
山體以石為主,四周山腳是落石、風化砂石、泥土等堆壘起來的斜坡,像是蛋糕摔地上,四周的奶油這些滑落下去一般,坡緩,樹灌叢生,以低矮雜樹為多,應該是有打柴人或農戶鄉民清砍。
再往上,四面幾乎都是幾近垂直的石崖山壁,低處六七米,高的有十來米,再往上還有一段陡峭邊坡,一截截巨石探出頭來,歪歪扭扭、枯朽調萎的古木,頑強紮根於山石之間,撐起枯朽間枝枝杈杈的綠意。
再往上就是山的頂部,整體呈圓弧形,就如蒸出的光溜溜大饅頭頂部一般無二,也可以說是圓蛋糕往地上一摔,邊角奶油滑落後的模樣,一般麻麻癩癩、坑坑窪窪。
山頂面積挺大的,幾乎呈圓形的山體,直徑有近一公里,頂部是整體呈圓弧形,但在一側有兩個凸起的山包,就如蛋糕上放的草莓。
兩座山包之間貼近連到一塊,形成一個夾溝,夾溝往前,是山頂凹陷下去的一塊谷地,真就如蛋糕讓人戳去了一塊奶油。
山谷大體呈扇形,大體占去山頂面積的十分之一,到山體邊緣最寬處,已近二三百米,山谷與周邊分界處,多數是七八十度陡坡,少數是山崖石壁,與周邊高度差,低者一二米,高者十幾二十米。
也不知道是怎樣的地質活動造成,也或者是人為採石這些形成?
是何已無從考證,此地有人煙,留下的痕跡較多,已無從辯析。
兩處小山包及周圍,以前曾建有一處寺廟,曾經香火鼎盛過一段時間,之後在戰爭動亂中廢棄,再之後雖僧眾不絕,但已幾無香火,修修補補,朽朽塌塌,到現在已只剩幾道石牆青階,在荒草間不屈的想要傾訴曾經的輝煌。
監獄就被建在小山包不遠,被林木包圍的一塊空地上,這裡清理一番便有現成青石地基,不知曾是寺院的偏廂房還是廣場。
建築群占地近一畝,三面是青蔥挺拔的樹木,山頂上林木高大挺拔,如同蛋糕上麻麻賴賴的蠟燭,哪怕秋冬綠葉枯落,樹杆枝丫也足以阻攔山下周邊視線。
餘下一面毗鄰山包,兩座山包後,是一片更高大廣闊的山林,山包正好完美的替監獄遮蔽了遠處更高山上的視野。
山體高崖峭壁環繞,僅有的方便上下之地,是一側一小片山體垮塌之處,以前有條古寺遺留下的青石階山道,不陡不峭,斜繞著山體上到山頂。
目前情報處重新修繕,扒掉石階,挖埋平整路面,壘徹拓寬了路面,碎石砂土鋪地,形成一條環繞山體,傾斜向上可供車輛通行的公路。
山道上還有多處暗堡等隱秘永固工事,守住這條山路,幾乎就斷絕了大量武裝人員,或使用什麼大威力武器裝備攻擊監獄的可能。
此山在整處山區邊緣,山區勉強在南京最外圍防禦線上,此山以前就曾修築有陣地工事,還一直有連排數量的軍隊駐紮。
此次動工,對外打的名頭,就是修繕工事陣地,修建營房倉庫,軍事禁區的牌子順勢掛出,周圍鄉民對於山被占了,沒什麼鬧騰,甚至樂得如此,之前駐兵的營房在山下,可沒少騷擾他們,跑山上去更好。
雖是山區,但此地交通卻是不差,山道不遠就有一條水道,可以通過水網乘船至此,周圍可供走車的鄉道村路也不少,甚至還有一條繞過山區的公路,不然這裡也不會建什麼工事駐什麼兵。
地方挑選得可以說非常不錯,就是離城有點遠,離南京城有著幾十公里,都快跑出南京轄區了。
這不,林默等人費了幾小時,才乘船至不遠處,又靠著鐵腳掌步行幾公里,才來到山道前的檢查崗哨。
崗哨也就尋常的兩個木亭,一個攔路拒馬,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