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這些人的地方性權威,卻又通過其他方式架空他們的某些權利,這是多套組合拳的做法。憑藉幾年的潛移默化,農民、農業已經被掌控了,除了日常生活之外,絕大多數農民的勞動都被詳細分工組織合作,土地重新整合之後,大量的新村子建立起來。
陳曉奇對於後世中國的那些村子的存在非常疑惑,即使在百十年之後的漫長時間了,山東遍地是人口不過一千的小村子,他們零零散散的遍地都是,如同大棋盤上的零散棋子,數量巨大治理極為麻煩!而一家一戶就那麼兩三畝地,除了把人拴在那裡,也就是剛剛能養活自己而已,種地絕不可能發家致富。
所以他沒有上來均貧富,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倡導建立新農村。山東的地形極其複雜,遍布全省的大平地幾乎就只有黃河沖積平原那一帶,其他絕大多數地方丘陵起伏溝河縱橫。
很多的小村子就七八戶人十幾戶人,零零散散既不利於組織又不利於守衛,所以他們派出一大批的工作組,配合各村各鎮原來的工作組開始在一些靠近大路的地塊上選擇「風水寶地」重新規劃新村子,那幾乎都是一個個依山傍水據險固守的堡寨。
這時代的農村勞動力是極其充足了,沒事幹的人多了去了,不能讓他們閒著,否則徒生事端。在各地工作組和民兵組織的帶領下,大量種不出什麼莊稼的地方被整理起來,建立新的聚居地,有山嶺的地方就炸石頭,沒山嶺的平原就燒窯夯土,所有沒錢蓋房的家庭可以貸款,超過一半的山東人忙碌起來,開始大搬家!
其實這樣的搬家真正被波及的人口是少數,基本都是以大村子為核心,將周圍地小村子合併過來。原本那些自立一方的「宗族」「宗祠」之類的一般不大好動,就以他們為主合併其他的村子,建立堡寨式的防禦村落,在不損害他們利益的情況下,這種事情做起來不是那麼地難---現在兵荒馬亂的事情可不是以前那樣不打到家門前不知道的時代了,每天大喇叭廣播和收音機都在播放山東軍的戰績呢。
有了陳曉奇攜帶的後世相近的交通地圖。他們可以輕易的規劃處各地塊的最佳聚集地,凡是交通方便的大公路小公路節點上,便是小城鎮地建設地點。將原來的鄉中心,重新規劃成集中大量手工業和輕工業的小城鎮,農民在農閒地時候都被組織起來學習一些簡單的手工和機加工技術,進行較為粗糙的生產工作。
不要以為中國的老百姓除了種地啥都不會,那是腦殘的想法。別的地方不敢說,在山東,老一輩的人或多或少的手裡面都有點手藝傍身。不管是泥瓦匠還是扎紙、剪紙、編制、刺繡、紡線、建築、木工等等,不能說全部,絕大多數農村百姓男女為了生活。都學過一兩種小手藝,代代相傳。
這些小手藝被有目的有指標地引導了幾年之後,現在已經可以接受中等規模手工藝品訂單了,做出來的質量並不差,但卻非常有效的解決了農村勞動力的閒置問題,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絕大部分用來出口,少量賣不掉的在國內也就消耗了,畢竟山東面對的是全國乃是全世界的大市場。
實在有些東西消耗不掉,便當做福利發到職工手中。同樣可以換來忠誠度和熱情的提高,不會沒有用處。
除此之外,最最要緊地是全體民眾的培訓工作不放鬆,除了農村識字互助組已經走上正軌外,便是普遍性的農產品深加工技術培訓。陳曉奇對於後世關於中國出口換匯的惡劣結果一片的大罵深有體會,那種耗盡了資源換取對廣大民眾全無用處的外匯的勾當他說不清好壞,但是肯定的一點,就是拿資源換紙鈔的行為是不可取地,起碼產品地附加值也太低了。
所以他掌控了山東之後。一切地基礎資源別想出口了。只有進口。本地地農業產出。從基本地小麥開始。便從開始地基本糧食。到麵粉加工。到麵食。到油炸花式麵食。到精加工精包裝地麵食。整個工作隊可謂是循循善誘事無巨細地幫助指導。而原先就是燒火用地秸稈被用來製造飼料。玉米皮做工藝品。麥秸草被用來造紙。人糞人尿被集中起來搞沼氣漚肥。山地上種植藥材。河溝里圈起來養魚。總而言之就是鼓勵廣大農民。便是從地上撿起一塊土坷垃。都要想辦法將它地最高價值挖掘出來。深加工。再深加工。直到想不出辦法來為止。
如此造成地結果。是同樣地基本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