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向來覺得幫人幫到底,送佛上西天,因此在他領悟了奪命十四劍之後,他便還是在皇宮裡呆著。
一則繼續隨心意修劍,二則他鎮守皇宮,維護皇帝安危。
與少年皇帝相處了這麼長時間,葉知秋也可以看出少年皇帝真是一個不怎麼擺架子的人,而且極不重視規矩,最討厭儒家的繁文縟節,論其心性倒是可以和葉知秋做朋友。
葉知秋倒真有幾分和少年皇帝做朋友的想法,大概是少年皇帝繼承皇位繼承的太順利,平時交流葉知秋都感覺不到少年皇帝的那種龍威,因此與少年皇帝平等相交,而這更讓少年皇帝歡喜,只覺得國師就是自己的知己,越發的信任葉國師,平日裡的賞賜很多,而過節時的賞賜更多了!
二人雖為君臣,實則為友人。
這是難能可貴的。
及至一年時間已過,葉知秋獻上的土豆玉米獲得大豐收,更是令少年皇帝欣喜不已,親去太廟禱告上天,說了些天佑大明之類的話,便令手下官員繼續認真種植土豆玉米,等到可以推廣開來就大力推廣,為大明百姓增福!
「大明這一年的收入不錯,風調雨順,真是天佑大明啊。」
葉知秋奉旨去見少年皇帝,去的時候少年皇帝在和王陽明說著什麼。
王陽明如今依舊是大明太師,這一年的時間裡已經確立了他在朝中的地位,而且王陽明的辦事很讓少年皇帝放心,如今儼然是朝廷的第二紅人,至於第一號紅人,當然是與少年皇帝年紀相差無多的葉知秋葉國師了。
「國師來了,坐。」
少年皇帝見著葉知秋到來,立馬賜座。
「謝陛下。」
葉知秋說了句,便坐下了。
「國師,太師,今年大明各處風調雨順,百姓收成不錯,朕有意乘勢進軍,收拾韃靼,兩位大人有何意見?」
葉知秋和王陽明對視一眼,各有想法。
葉知秋是同意進軍的,而王陽明本身不反對,但是就這麼因為大明風調雨順了就去打別人是不是有些太隨性。
「陛下建功立業,開疆拓土的心情臣可以理解,只是戰事要開,不是小事,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陛下要死要給韃靼一個教訓,不知道糧草軍械可曾安排妥當,我大明的士卒備戰情況又如何?還有韃靼如今的情況如何?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些我們都不太清楚。」
王陽明想了想,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皇帝想打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打贏,只是如今看起來,似乎還沒有必勝的把握。
「陛下想收拾韃靼,那就收拾韃靼,臣不是太懂軍事,不過陛下只要願意打,臣願意為先鋒大將,為陛下剷除一切敵!」
葉知秋郎朗言道。
「好好,國師大人的決心和勇氣朕看到了,太師的擔憂朕也知道了,這一次朕打算御駕親征,後勤和糧草供給就有托太師了,至於國師,則隨朕一同前行,有國師陪同朕,朕很放心。」
少年皇帝侃侃而談,似乎是早就想好了。
這兩位,都是他最信任的人,一個留守,一個隨軍,這樣搭配很好。
至於知兵,他自己就知兵!
「是,陛下。」
既然皇帝已經下了決心,那臣子們做的就是遵從了,王陽明是實幹家,也是能打勝仗的主,立刻就回去安排糧草輜重的事,而葉知秋也回了自己的住處,告訴了天寶這樣的事。
「此次陛下御駕親征,你立功的機會來了,我會啟奏陛下,讓你領一支隊伍,到時候你可要好好的奮力殺敵!」
葉知秋笑道。
「多謝大人!」
天寶等待這一天等待了多日,如今有機會,他立馬激動的跪了下來。
「小的一定在戰場上奮勇廝殺,絕不辜負大人!」
「那就好。」
葉知秋點了點頭。
天寶這樣的就應該在戰場上去建功立業,而不是將自己的一身本事用在鎮壓叛黨上。
叛黨?哪裡有叛黨?北邊倒是有韃靼,經常想著要南犯!
……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