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胤所控制的王域僅有十七個郡,外困於諸侯,內受制於公卿,兵源、糧餉拮据,軍隊編制常年保持在四萬人以內,數量還不及晉北、楚衛等諸侯大國。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駐紮在王域裡的禁軍分為內、外兩軍。外軍為羽林天軍,集中屯駐於天啟城北。內軍駐紮在天啟城內,分屬金吾衛與光祿寺。
羽林天軍約三萬人,兵源皆招募於自王域。其最高指揮機關為幕府,任羽林將軍主之;以兵機參政為幕僚之長,其下設有龐大的參謀人員編制。幕府之下,分為部、營、隊三級,分別以司馬、指揮、隊帥督之。
金吾衛兵力約五千人,相當於羽林天軍的一部,以僕射為主官,「掌京城晝夜巡警之法,以執御非違,並掌天啟十二門啟閉」,兵卒稱為衛士,地位在羽林天軍普通士兵之上。皇帝出巡時例以金吾衛為前導,儀仗威容甚壯,為時人所艷羨。
掌管宮殿掖門戶與宮內總管的光祿卿是天啟城裡非常微妙的一個職位。理論上光祿卿擔負侍奉與保衛皇帝的重任,皇帝的文武侍從皆由其管轄;另一方面,光祿卿如果倒向任何一方勢力,則該勢力就可以立刻脅持皇帝。
胤仁帝上位後設立樞省,正式分割光祿卿的職掌,將原屬於光祿卿的參議郎等文學侍從改歸樞省領導,僅寄名於光祿卿下;而隨侍皇帝近側的禁衛虎賁郎由皇帝通過虎賁令直接統御,光祿卿無權過問。
真正歸光祿卿指揮的只有緹騎郎,緹騎郎也全部為軍官,但位次於虎賁郎,約五百人,負責皇帝出巡時扈從護衛,平時駐紮在太清宮外。蠻蝗侵入太清宮之後,胤仁帝鑑於皇城中戍衛不足才使得蠻蝗輕易突破至太清閣,將緹騎郎全部調入皇城宿衛。
也不知道姬揚是不是與「賁」字有緣,簡而言之,姬揚成為了一名光榮地「候補」虎賁衛。
退朝之後不久,一封仁帝的特旨傳達到姬府:著姬揚火速前往太清宮報道,接受虎賁郎訓練。
姬惟成這般對姬揚解釋道:「大胤虎賁郎戰鬥力之強,遠非金吾衛那般的銀槍蠟頭可以比擬。蠻蝗人入侵天啟那年,正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二十虎賁郎阻擋在太清宮門前,以一敵十擊退素以勇武著稱的蠻族猛士。」
姬揚只是「哦」一聲,作為回應。
姬惟成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叮嚀:「姬揚,你且記住:一入虎賁郎,除非皇帝詔令,決不能輕易離營。」
上一世幾十年的軍旅生涯,姬揚怎能不了解所謂的軍紀。沒有回頭,沒有言語,姬揚徑直出門上馬,在他前面赫然是來自宮內的引路侍者。
虎賁郎全部為軍官,不足百人,由出仕於皇室東陸精壯忠勇武官中選拔。姬揚的人雖然沒有到,但姬揚的新同僚們卻已然是知曉有姬揚這麼一號人物即將報道。虎賁郎們心照不宣的共同心思:虎賁郎不是虎賁衛,如果那個名為姬揚的只是憑藉關係,那樣的話…呵呵。
若論最不爽的,當屬虎賁令張武本人,他是知曉姬揚的強悍的,四歲打死猛虎,疑似屠戮蠻人的狠人…但這姬揚可不像什麼講規矩的人,一個敢於元日當天痛揍數百公卿子弟的猛人。這樣的硬茬,張武可是一點都不想要。
張武這還真的不是心血來潮,問題來的比預料之中還要快。
「虎賁令大人,大事不好,那姬揚與眾多虎賁郎廝打了起來。」這報信的沒好意思說,完完全全是姬揚一個吊打一群虎賁郎。
虎賁郎的選拔標準極為嚴格,初試查年齡相貌,要求二十以上,四十以下,身高七尺以上,精通技擊;複試考察耐力與行軍速度,要求「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服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裹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三試,檢驗騎乘之術與勇武,要求「走能逐奔馬,及馳而乘之。越溝塹,登丘陵,冒險阻,絕大澤,馳強敵,皆不在話下。」
如此出眾的虎賁郎,在張武看來,他若是去的遲了,姬揚怕是得去半條命。疾馳而來的張武,趕到的剛剛好,正巧是姬揚漂亮的過肩摔放倒最後一人的畫面。
說實在的,姬揚對這方世界的武力很讚賞。鍛體境,真正可以在鍛體境有所成就的強人絕不會太多。上一世,不過是有十名親衛達到了姬揚的標準。但看看這些虎賁郎,個個天庭飽滿、太陽穴高高突起,單純的
第173章 虎賁郎(為高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