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第一師,下轄三團,轄區南海島北境。
第二師下轄三團,轄區南海島南境。
第三師下轄兩團,轄區交趾鴻基煤礦一帶。
第四師下轄三團,暫時駐紮在星海市。
另外海軍下轄兩大艦隊,北方艦隊,南方艦隊。
只不過這兩大艦隊都還在紙面上。
按照規劃,任何一支艦隊按照編制都應該有一艘一級戰列艦,三艘二級戰列艦外加五艘護衛艦以及若干巡邏船組成。
可這個時候,下水的就一艘二級戰列艦臨高號以及一大群福船,快船。
鋼製漁船改造的破浪號現在更多的則是被派給移民工作小組使用。
不過加大海軍建設,這是元老院開會一致同意的決議。
畢竟以星海國現在的局面來說,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想要擴張出去,壓根就不可能。
因而在位於星海市的第一座造船廠進入正軌之後,工業事務部選址在三丫地區的第二座造船廠也隨即拉開了建造的帷幕。
說實話,相對於星海市而言,三丫地區更適合建造造船廠一些。
且不提其附近有著茂盛無比的優質樹林,只說其氣候比較乾燥,這一點就很不錯了。
除此之外,昌江口也新建了一座造船廠。
只不過昌江口造船廠的技術水平要低於其餘兩大造船廠。
像星海市,三亞地區兩大造船廠,都是用來製造戰列艦一級的大船,而昌江口造船廠的干船塢都要小上很多,僅僅只是用來建造護衛艦,商船之用。
沒錯,星海國的造船業不僅僅只是準備建造戰艦,還準備將商船這一塊給拿下來。
原因很簡單,其一,星海國自身對商船就有著極大的缺口需求。
其二,隨著清軍不斷入侵,明朝原有的幾大造船廠可以說是全軍覆滅,因而想要買新船,幾乎是不可能,很多海商都拿著銀子找不到門路。
最後一點就是星海國交通事務部的不少元老想要造出更快的商船來。
沒法,現在的福船大多都是順風5-6節,側風2-3節的速度,太慢了。
相對於星海國現在不斷膨脹的進出口貿易以及原材料輸入等等方面而言,這種航速都太慢了。
可讓星海市造船廠造商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有的干船塢都已經鋪好了鋼鐵龍骨。
而三丫地區造船廠才修建起大半。
因而在一些元老的提議下,昌江口作為一個水利交通樞紐處,就成為了新造船廠的選址。
方小悅這段時間很忙。
由於星海國工業規模的迅速擴張,使得電力缺乏這個問題再度被元老院提上了議程。
雖說煤電廠的規模一擴再擴,但煤電這玩意在技術上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之前,其規模總歸是有個上限的。
最要命的就是煤電這玩意對環境污染太大了。
由於煤電廠的規模擴張到了建廠時的二十倍以上,使得星海市的老百姓每天都能夠看到黑漆漆的煙霧不斷飄過來。
但凡距離煤電廠近一點的地方,到處都是一片煤灰殘留,甚至於元老院大會廳都被熏得一片黑灰。
很顯然,煤電廠不能繼續擴建下去了。
至少不能在星海市附近繼續擴建了。
那些元老可不想還沒有享受到,就得了塵肺,那樣的話,以星海國現有醫療水平,基本上生活質量就差到底了。
由於元老們一致同意修建水電站,加上這個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夠干下來的,因而水電站的相關籌備工作就被元老院直接委託給了方小悅。
好吧,方小悅感覺有些頭痛,先別說水電發電機這玩意與煤電的不同之處,光是修建水電所需的人力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昌江由於落差較大,倒是有不少地方能夠修建水電站,可昌江附近的人力資源就很缺乏了,而從其它地方遷移人群過去也不太現實。
畢竟整個南海島原本就人力資源缺乏,其它地方的人力都被工業,農業等等給吸乾了。
總不可能拉
第601章、鎮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