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終!」
當大銀幕上出現這兩個字時,字幕開始滾動,電影院裡沒有響起掌聲,絕大多數的觀眾似乎都還沉浸那略帶淒涼的音樂中。
過了大概是一兩分鐘,才有了動靜。
一個個走進來電影院時,興奮得躍躍欲試的年輕人,此刻都是默默無語,收拾著自身,或是低著頭,或是依然在抽泣著,安靜的離開。
這一部《酒干倘賣無》與後世的那一版相比,是有了一些變化的。
劇本方面,林靜填充了些許細節,讓情節上更加的順暢,不像原來的那樣,為了煽情而煽情,導致看起來顯得略有一點生硬。
因為具備了更多的細節,所以在時長上,比原版長了十分鐘。
至於其它,改動的地方,一共是有兩個。
一個是,小美和她的幾個小夥伴在看露天電影的那一段,有一個旁白,「為什麼神聖的抗戰留下污點,為什麼黃帝的子孫殘殺同胞?青年的血為了保國而流,青年的生命為了強暴而喪。問一聲……」
原版的導演加進這個旁白,也許只是為了更真實的去反映老兵的悽慘人生。
但是這點政治意味,從影片整體的構題與主旨看來,無疑是畫蛇添足,何況林靜這個還是從後世來的,是從內地來的人,無法接受這種從台灣這邊出發的觀點,所以她在寫劇本的時候就改了一下。
加上後面,啞叔吹號時閃回的戰爭的畫面,林靜為了避開國、共的問題,只是把戰爭場面放在抗曰戰場上,而且只是做了幾個鏡頭的閃回安排。
原版的閃回畫面,因為投資問題,拍得很簡陋空泛,看起來很假。
林靜和許鞍華商量的,兩三個鏡頭的閃回,無疑比原版的那種面面俱到要好一點,畢竟這不是戰爭大片。
另一個改動的地方,是影片最後演唱會的那一部分。
在最後演唱會的舞台上,阿美唱著《酒干倘賣無》時,沒有舞蹈,整個空曠的舞台上,只有她自己孤獨的一個人。
可能有人覺得原版的結尾更自然更有意味,認為外表要表現舞台的繁華,內心卻在承受痛苦的掙扎,可以讓這種對比反差使主題得到更進一步的升華。
但在林靜看來,這種反差太大了,沒有升華,反而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另外,這一版的《酒干倘賣無》在演員上,絕大部分是沒變,只有成年後的女主角「阿美」,由劉雪華代替了劉瑞琪。
在原來的歷史上,於第20屆金馬獎的評選中,原版電影入圍了最佳男主角(孫越)、最佳女配角(江霞)、最佳原作音樂、最佳插曲、最佳錄音等11項提名,而最終奪得的是最佳男主角、最佳原作音樂、最佳插曲、最佳錄音這4項大獎。
劉瑞琪主演的女主角雖然讓她聲名大噪,但這並不是因為她出色的演技,而是電影本身非常好,不然她不會連一個最佳女主角提名都沒有。
這一版的「阿美」換成了劉雪華,林靜認為比起劉瑞琪更加合適。
劉雪華在未來,實際上也不會太久了,因為主演瓊瑤的言情劇,而被稱為第一瓊瑤女郎,更有哭戲視後之稱。
在瓊瑤編織的愛情故事裡,女主角大多數命運坎坷,哭哭啼啼是瓊瑤劇的重頭戲。想要入選「瑤女郎」,必須要會哭,而且哭相要好。而劉雪華在這一點做得是最出色,她的眼淚是真正的珠淚,保證一顆顆掉下,連眼線都不髒,更有「水龍頭」之稱,要悲就悲,說哭就能立即淚如雨下。
在二十多歲的劉雪華,面相長得倔強、清純和善良,而且她在這個年齡,已經有了非常豐富的演戲經驗,在《酒干倘賣無》之前就已經出演過《情不自禁》、《白髮魔女傳》、《情劫》、《魔界》、《清宮啟示錄》、《楊過與小龍女》等好幾部電影。在演戲經驗上,劉瑞琪根本就無法與其相提並論。
可以說,「阿美」這個角色,讓她來演是再適合不過了。
這一部《酒干倘賣無》,因為林靜將劇本修改得更加的豐滿細膩和有邏輯姓,在投資上更加的充裕,選角上更精確,而拍攝上再經過許鞍華的精雕細琢,畫面上更加的乾淨淳樸,道具更加的真實,電影自然是也在悲傷、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