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地廣人稀,州域在雄州以西,青州以南,禹州以北。
最西面是蒼悟山脈,緊鄰大荒沙漠,是隋國西部唯一屏障,連綿不知多少萬里,將裊無人煙的大漠永隔在外。
山脈中大小林立著數個佛門教派,其中蒼悟山乃是隋國九派大宗千音寺的地旁,千音寺底蘊深厚,光是傳承就有一萬四千年有餘。
這裡乃是佛教聖地,不論大小佛門皆以教化世人,一生積德行善,人死不滅,隨復受形,生時所形善惡,皆有報應。
故而通州的百姓多是佛門信徒,他們皆以信奉佛教為精神念想,正所謂浮屠者,佛也。佛者,漢言覺,其數以修心,專務清淨。
蒼悟山,林木蒼古,層巒疊嶂,山間綠意盎然,百草豐茂。
一座座肅然的古剎巍峨雄偉,在山間展露尖角,真是曲徑通幽處,廟宇花木深.
山腳下,一座數丈高的青石牌坊古雅莊肅,仿佛承載了萬年的滄桑。
牌坊正中高懸著三個蒼勁雄渾的大字「千音寺」,而在牌坊兩側的石柱上分別鐫刻有「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冬寒已過,天色漸暖,大地萬物復甦,通州的虔誠信徒紛紛趕來蒼悟山,上香禮佛,以求度化己身。
此刻,一道道人影正穿過牌坊,沿著蜿蜒崎嶇的山道,向山中前行。
信徒中,有一名青裳男子,只見他眉清目秀,兩耳垂辮,身材修長,他不是別人,正是黎小貓。
如今離開羅剎門已有四個月有餘,好在他一路小心翼翼,直到出了涼州境,黎小貓這才駕馭飛劍趕來千音寺。
隨著如潮的信徒向上攀蹬,不久之後,黎小貓來到一處四四方方的青磚廣場上。
只見廣場中央設有一座三足兩耳的青銅香爐,香菸裊裊,給人莊重與威嚴。
兩側連排的廟堂各色古雅,璧瓦朱檐,信徒進入絡繹不絕。
而正前方的高樓廟宇卻是古樸、恢弘,氣勢雄渾。
廟宇有三層,紅牆青瓦,飛檐如龍首,正中長方形的黑色匾額上鐫刻有四個金漆大字「大雄鑾殿」。
「這裡都是世俗的百姓,這可如何是好?」
環伺了廣場一圈,黎小貓心中喃喃。不知不覺,他已經來到大雄鑾殿。
抬眼望去,正前方赫然有一座高約三丈的金漆坐佛,只見大佛盤坐九子蓮台,手捏法印,如在普度眾生。
黎小貓只是略掃一眼,便在大殿中轉悠起來。
此刻,大殿中安靜至極,耳邊隱隱有一道道輕悅低聞的梵鍾,縈繞四周。
他掃了一眼幾位大殿裡的僧眾,發現這些全都是世俗中人。
二話不說,黎小貓沿著大殿向後面走去。
古剎皆是依山而建,沿著山道不斷向上而行,百姓也漸漸越來越稀少。
大約走了一個時辰,黎小貓來到一處院門前停住了腳步。
院門很小,如同一般百姓住宅的大門般,一人來高的樣子。
「咦?」
黎小貓心中愕然,只見院門不遠處的一顆兩人合抱粗的蒼槐下,有數十名修仙者。
此刻,他們盤膝而坐,雙目低垂,一聲不吭。
他略一掃視,發現這些修士大多數氣息不穩,若有若無,對修行恐怕只是初窺門徑。
當然,也就三四名修士,已經達到了凝元境二層的樣子。
見此情景,黎小貓略有疑惑,於是他走到一名凝元境二層的青年身邊蹲下身子,低語道「打擾了,請問兄台這是?」
青年年紀大約二十多歲,相貌普通,一身藍色勁裝,頗有幾分武者的氣韻。
「噓,佛門之地,需要清靜,閣下恐怕是外鄉人,我們都是來拜山門的……」藍裳青年小聲的低語,道。
原來,這些人都是散修或者一些家族的後人,他們希望能拜入千音寺修煉。
然而千音寺收門中弟子,向來都是遵循天道因果,一切隨緣。
據傳曾經有一名信徒就是在此樹下枯坐了半年,其誠心打動了千音寺的上層,這才得以進入寺中修煉的。
如此以來,慕名而來的低階修士也就漸漸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