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的時候,並不能真正感受到中原的強大,秦琅反而越往蠻荒,才越發感受到中原的強盛與富足。
平金雞垌降諒山塢,秦琅在武安州封地的北邊,花費了三個月時間。
鎮南關一場納妾禮,諒山塢又一場納妾禮,收服兩部納兩妾,盡享齊人之福的同時,武安州南面山區與平原諸部,也都充分見識到了秦琅的厲害,而大唐平滅東突厥的消息,也傳遍各地。
當秦琅在臘月時再次啟程南下時,這一次所過之處,諸溪垌塢堡,紛紛主動開門迎接,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再沒有遇到過抵抗,大勢所趨,諸部歸附。
秦琅先後在湯河、淥水沿岸設立了湯泉縣、淥水縣,以及在滄河畔設立了武定縣、武峨縣,以及滄河與天德江匯合後的白藤江一帶的新安縣和安海縣。
再加上武安州治城所在禁江邊的太平縣、武安縣以及海門縣。
當秦琅進入武安州治所太平縣城後,他已經先後設立了門縣、諒山縣、湯泉縣、淥水縣、武定縣、武峨縣、新安縣和安海縣,還有太平縣、武安縣、海門縣,總共十一個縣。
一個之前連縣都沒設過的地方,突然就設了十一個縣,倒不是秦琅喜歡設縣的快感,只是每個縣,其實都代表了當地一個強大的勢力,或為蠻垌,或為塢堡。
有鎮南關儂家和諒山楊家的先例在,秦琅對後面這些主動歸附的溪垌、塢堡勢力,也都較為友善,視其實力,大的設縣授縣令,小的編為鄉。
同時,每過一處,也都在當地跟蠻王塢主們討要了一些地盤,安置南下人馬。
各地授封騎士領地,讓他們建城堡、莊園,屯莊,修驛站,拓商路。
頒唐律,推兩稅,定二七五減稅。
打著大唐的旗號,這一路再順利不過了。
武安州的州城太平縣,這裡先前是一片漁村,處于禁江南岸,也在白藤江口上游附近,距東面海岸才三十里,距白藤江口僅二十里。
南距太平江北岸,有四十餘里。
在這片紅河三角洲的東北角,水網遍布,到處都是河流,白藤江、禁江、太平江三江入海,還有許多次一級的江河一樣東入大海。
而從太平到交州,也僅二百里,從禁江溯江而上,太平江和白藤江分流之處,便是隴江,沿隴江繼續往上,便進入西道江(紅河),就在這分流之處,江南岸便是交州宋平了。
太平原只是一個漁村。
李佛子曾經在這裡建有水寨,抵抗中原。後來李佛子為隋軍攻滅,此處水寨廢棄,依舊復為漁村。
在隋亂以後,這裡倒是積聚了不少人口,為李姓漢豪控制,建立水寨,縱橫江海,倒也成為一方不小的勢力。
先前跟楊家一樣,也是向交州丘和納貢,跟交州關係倒是也還和睦。
不入編戶,不納稅賦,定期繳些漁產、稻穀,遇戰事,也會從他們這徵召人馬。
只是現在秦琅的到來,徹底打破了這邊的傳統勢力範圍。
丘和受召入京,李大亮成為了安南大都護府長史,交州刺史。
他比秦琅早幾個月到了交州,已經燒過了三把新官上任火,憑著帶來的人馬,和朝廷的威信,倒也把交州上下整治的服服貼貼。
畢竟交州不是蠻荒,那裡本來就被中原控制的較強,人口也有兩萬餘戶編戶,擁有交趾、龍編、宋平、朱鳶等多個較發達的縣。
受此影響,太平本就感受到了壓力,等到諒山楊家也被收服,再傳來朝廷平滅東突厥消息後,太平的漢豪李天翰也就沒敢再怎麼樣,尤其是秦琅一路南下,諸地溪垌蠻王塢堡漢豪們都歸附後,他也主動率部過江迎接。
太平城中。
李大亮帶著一支人馬過來看望秦琅。
兩人在相對簡易的太平城裡喝茶,李大亮黑了點。
「這太平縣本是交州交趾縣西道江上游幾十里的一個縣,擁有幾千戶人口,陛下授封你為武安州刺史,給你劃了這塊封地後,特意把太平縣南遷至此,還給你遷來了一千七百戶人口。」
這是皇帝給秦琅的意外之喜了。
之前秦琅
第467章 龍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