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勝仗,自然得向天子報捷。
所有隴右將軍們的披荊斬棘,赴湯蹈刃,說白了不也就是為了建功立業?
「匹馬戍梁州,萬里覓封侯。三郎,你這詩俺老劉喜歡,可你剛才那話確實說的不對,咱們明明是一個天大的大捷,怎麼讓你說的好像還吃了個大敗仗似的,按你所說,豈不成了我們隴右揮兵十萬,結果最後打的只剩下了四萬?」
「不對不對,咱們這次就是他娘的天大的勝利,誰也搶不走。咱們從庫山之戰開始,總共就出了兩萬隴右兵,其中還有八千他娘的党項羌和其它雜羌輕騎呢,算下來,實際咱們隴右三都督府九邊軍出的兵,也就一萬二,如今打到現在,咱們前後斬首十萬眾,俘虜招降四十萬,獲牲畜百萬,還陣斬吐谷渾大汗伏允,又先後招降了大太子和二太子,以及名王十幾個,俘虜王公百餘,這是何等輝煌的勝利?」
老劉是個一狠起來就提陌刀砍人的老流氓,他還是個科舉明經出身,雖說是隋朝的明經,可人家畢竟是讀書人出身的,所以若說玩文字遊戲,誰也玩不過他。
「我看應當這樣向天子奏捷,貞觀四年晚春四月,隴右宣帥衛公秦琅,率隴右三都督府九軍一萬二千戰士出征西討吐谷渾,八千羌騎協從出征。深入吐谷渾數千里,轉戰三月,前後凡庫山、曼頭山、牛心堆、赤海、烏海、溫泉谷、大東灘、赤水源、野馬灘台十餘血戰,一次次擊潰吐谷渾軍,前後合計陣斬十萬餘眾,招降收編八萬,俘虜四十萬眾,並斬殺吐谷渾大汗伏允,宰相天柱王,降大寧王、尊王以及高寧王等十餘名王,名王以下公侯百餘·····」
老劉敲著桌子對秦琅道,「就這樣寫!」
柴紹、薛萬徹、老程等一眾大將,也都呵呵笑著,同樣的戰果,不同的說法,完全不同的效果。
秦琅只是微微一笑,端起茶杯來抿了一口,重又放下。
他當然不會那麼傻的自貶功勞,剛才不過是對內的傷亡統計,讓大家心中有數,真的上奏的時候,這奏章寫法自然得很有講究。
可按老劉老程的說法,其實就是沒把那些跟他們並肩戰鬥的羌人、吐谷渾人算在裡面,沒當成自己人,不算唐軍。這樣的話,隴右軍出兵人數降到了一萬二千,最後還剩下了八千,前後總共只戰死了四千人。
以四千換的是滅掉吐谷渾一國,斬殺可汗、宰相的功勞,俘虜四十餘萬,斬首十萬,這自然是天大的功勞。
甚至這樣一來,庫山之戰時,中軍後軍好多都沒算進來。
這樣無疑是對那些附庸們的不公,尤其是從隴右出來的党項等諸部,但此時到了分蛋糕的時候,在座的每個軍中大佬,都是不會輕易的分出最大的蛋糕給那些雜羌們的,大家吃肉,最多給他們喝點湯。
秦琅笑問柴紹、薛萬徹幾將,讓他們表態。
段志玄張士貴等也都贊同老程老劉的這種表功法,功勞主要是隴右唐軍的,把這場大戰,描述成了一萬二千隴右邊軍深入吐谷渾轉戰數千里,前後十餘場血戰,前後斬殺十萬,招降收編八萬,俘虜四十餘萬,奪牲畜百萬······
「給党項羌、諸雜羌們一些牲畜牛馬錢財便可,功勞應當是咱們隴右軍的。」薛萬徹這個時候也顧不得跟秦琅的矛盾,此次大戰劫後餘生,對於秦琅他倒也沒以前那般怨恨了,戰場上並肩拼過命後,女人的事也就不值一提。
諸將不僅是在為自己爭功,也是在為自己的手下將士們爭功。
這種時候不吭聲,到時下面的弟兄們都會有怨氣,以後再帶兵可就難了。
「功勞還是要分的,畢竟斬首十萬,俘虜四十餘萬,招降八萬,這麼大的功勞。」柴紹緩緩道。
秦琅笑問,「那霍公之意,要分多少?」
「咱們吃肉,總得給他們也吃點湯,隨我們從隴右出來的那八千羌騎,多分點,多少給點肉吃,慕容順等早降之兵,也跟著咱們打了數場惡戰,多少也要帶點骨,至於尊王等只能算是俘虜了,不必理會。」柴紹的分法同樣霸道。
張士貴提醒他,隴右出來的那八千羌騎,其實基本上已經打光了,剩下的也就是那些頭領和自己的親兵了。
「這樣更簡單了,給這些
第613章 分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