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十一年,秋九月。
山東道,兗州。
泰山,龍泉宮。
秦琅在羽林郎的帶領下沿順天河而上,來到泰山腳下龍潭湖邊的龍泉宮。這座行宮由將作大監閻立德主持修建,耗時數年,環山列宮室,又建羅城,置百司、勛戚宅。
秦琅在這裡,也有一座自己的別墅。
皇帝特意比他預留的。
內侍接替羽林郎,引他登上龍潭湖邊的龍舟,駛往碧綠的湖心島,那裡也有殿閣。
再見到皇帝時,秦琅都有些快認不出他來了,皇帝蒼老的不成樣子,臉皮鬆垮,鬚髮花白,臉上長斑,雙目也沒有那股精神,背微駝著,這很難與天可汗聯繫起來。
皇帝手持一根釣竿,坐在湖邊的小馬札上釣魚。
見到秦琅來了,只是努了下嘴示意他坐下。
秦琅便輕步過去站著。
「坐。」
皇帝道。
秦琅也就接過一名內侍遞來的小馬札坐一旁,皇帝繼續釣魚,秦琅也便沉默著。
好半天,李世民也沒釣上來一條魚,秦琅便幫皇帝打窩下料,果然,一會後終於有魚上鉤。
魚不大,也就兩指大小,細長條兒,但卻是這裡的特產魚,是泰山貢品之一,大名螭霖魚又叫紫錦鱗,也叫赤金鱗魚,別看這魚個頭不大,但長於山溪清泉之中。
重不過二兩,但肉質細嫩,味鮮美而不腥。
與富春江鰣魚、渤海油魚等共稱五大貢魚。
不過這種小東西最是機警,對聲音靈敏,行動敏捷,一有動靜就竄到石頭底下去了。
「好水方有好魚,從岱頂到山麓,泉溪爭流,山高水長,泉水甘冽,這裡的魚味道也是最美的,今日你小子有口福了。」
李世民釣了半天,已經釣了約有十幾條,大約三斤左右,夠弄個兩盤了。
「朕記得你小子做魚的手藝不錯,今天你來掌廚。」李世民笑著道,「朕叫人送些松莪過來,就在這裡弄。」
松莪也屬於泰山特產,是泰山松下繁生的菌子,曬乾後與泰山人散養在野松林間的紅冠黑爪的大公雞一起燉,那是最美味的。
秦琅自然應允。
於是就在這龍泉潭中心的小島上,壘起無煙灶台,加起鐵鍋,開燉。
剛釣上來的赤鱗魚處理起來倒也不麻煩,這魚細長細長的,鱗色暗金,魚鱗細小,用刀劃開肚子,去除腸肚摘掉腮葉,都不需要再額外的醃製。
別看這魚不過二兩,但長到這麼大,卻起碼得要三年,但肉質最嫩,因此這種魚或清汆或油炸最宜。
「聖人釣的這些可都是金赤鱗,最為上品,便一份油炸,一份清汆如何?」
「朕記得幾年前封禪泰山,便吃過赤鱗魚,至今難忘,轉眼這都四年了。」
李世民上次來泰山封禪,當時也吃過赤鱗魚和松莪,可惜那次秦琅卻在武安沒來。
秦琅挽起袖子做菜。
清汆不需要醃,但油炸的話還是需要處理一下的。
取金赤鱗十八條,這是取泰山十八盤之意,自魚下腹處破小口,取出肉髒冼淨,魚腹放入紅花椒一顆,蔥白花椒入蒜臼搗碎加入紹興黃酒泡成蔥椒酒,將魚用蔥椒酒醃漬後,再拍一層薄薄的乾麵鎖住。
這樣既能鎖住水份,又能保持魚的鮮嫩。
赤鱗魚按成色分為四等,通體金黃油潤的自然為最上品,也最好吃,叫金赤鱗,今天皇帝釣的便是這個了。次一等的是色若銀白欺霜賽雪的,叫銀赤鱗。
再者,脊背豆青色的,就叫豆赤鱗,脊背黑灰的叫草赤鱗。
一般來說,越處於上游溪澗的,品質越好,如到了山下河流中去,那草赤鱗和豆赤鱗就多,這魚也就添了些土腥味。只有上游溪澗里生長於清溪山石間的那些金赤鱗和銀赤鱗才最好吃。
起鍋,熱油。
李世民也挽了袖子,一身寬鬆的便袍,頭上戴個黑色幞頭,倒有如一個鄉間地主。
「看你做菜,有時覺得也很有意思。」
秦琅笑道,「臣只是喜好美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