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低頭細看,一臉不可思議,「不可能,這位置怎麼離流求島這麼近,好像就在流求島南邊,比流求島到廣州好像還近?」
「不是一直往南嗎,怎麼繞一圈卻在我們邊上了,這都快到東海了!」
「哈哈,沒錯,就是這樣,其實啊,早在三國之時,東吳交州刺史呂岱派朱應、康泰南宣國化,出海航行,一面與南洋諸國貿易,一面也是宣揚吳國,他們從廣州出發,走的航線,便是繞過瓊州島,因為意外的風暴,偏離了原本的航線,就到了這處大島。」
「當時這片大島十分荒涼,跟流求大島其實沒什麼差別,儘是些島番蠻夷部落,朱應、康泰在島上修好了船,也尋訪了一些番部,但語言不通,而且當地也沒有什麼特產,也就是出些椰子香蕉之類的玩意,這些東西沿海而下,占城真臘等多的是,所以後來兩人修好船後就走了,只是在筆記上留下了一筆而已。」
朱應二人重新回到航線,繼續南下占城扶南等。
再後來呢,那片大島又被人遺忘了。
秦琅跟張超所說的這處地方,就是呂宋,也就是後世的菲律賓呂宋島。跟流求確實很近,距離海南島也不遠,但在這個時代,好些人卻不知道。
有些商人知道這地方,可卻認為這裡是在南海之南,要往南數千里到達扶南以南,然後再往東航行到大海最深處,才能到達。
而實際上,之所以有這種說法,是有些商人在南北朝時南海貿易,受限於技術等原因,多是沿近海岸航行,他們一直沿著中南半島航行到馬來半島,然後再沿著群島往東到達加里曼丹島,一般最終航行到文萊一帶,也有些人會繼續沿海岸北上,然後到達蘇祿群島,最後抵達棉蘭老島了,這其實就是繞了一個巨大的圈。
但卻很少有人繼續北上到呂宋,更很少說直接從流求或海南或廣州到呂宋。
這主要是受洋流、風向,以及航海技術原因所限。
就如同以前流求島與大陸隔這麼近,但千百年來,中原也很少上島,也是因海峽隔絕,雖然海陝不寬,卻是一道天塹。
也是貞觀以來,造船技術的不斷升級,尤其是大航海貿易的發展,才使的下海的船越來越多,海上探險的人也越來越多,他們不斷的尋找新航線。
秦家的探險船隊在得到了秦琅一張模糊的海圖之後,按指示去尋找呂宋島,開闢一條新航線,前後十年時間,也是十分辛苦,終於找到了呂宋,找到了一條穩定的航線,直接穿越深海,不用再繞上一大圈。
他們在呂宋確實發現了這裡簡直一片世外之地,儘是些未開化的部落島番,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落後的驚人。
他們不僅找到了優良的海灣港口,還發現了適合墾荒耕種的平原,也發現了幾處很好的金苗礦脈。
然後秦家一邊把這條航線和這處島視為家族頂級機密,一邊開始秘密開發,派人在那邊建立起了登陸點,設立了一個小殖民點,開始採金。
如今一天能產三百兩黃金,而且還又發現了三處金苗。
那幾處金礦都很淺,甚至一條河裡發現砂金。
那邊的意見當然是繼續保守機密,然後再悄悄的調更多人過去開採,可秦琅現在卻決定說要把這個金礦的秘密散布出去,到各地招募願意採金的人前去淘金。
而且不是僱傭採金的模式,而是把人運過去後,任他們是加入秦家的金礦採金,還是自己去淘金,反正最後秦家向他們以市價收購淘來的黃金,並且,秦家為他們提供船,提供淘金所需工具,提供衣食日用等。
當然,如果是自己淘金,所有這一切都是得掏錢的。
但張超還是認為,秦家自己采,慢慢采,一年上百萬貫的黃金呢,就算要除去不小的開採成本等,但也絕對划算啊。
但秦琅卻想要在呂宋建立一個真正的淘金城,要在那裡借淘金吸引更多的人過去。
「你簡單的算筆帳,如果我們能把消息散出去,也許頭幾批的人不多,但以那邊金礦的情況,這頭兩批人過去後,肯定會有不少我採到黃金,到時一夜暴富的。那時一宣傳,你說會有多少人爭搶著往那邊去淘金?」
「我敢說,只要幾
第1105章 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