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他們不需要的東西去換朝廷特意發行用來斂財的紙幣,無疑是最好的。
可按照現在的生產力來說,能編寫進稅目,代替銀子用來徵稅的物品,他們東南都沒有多餘的。
尤其是糧食,這是重中之重。
西南那邊遭了災,就是因為百姓沒有了糧食,朝廷也沒有多餘的錢財和糧食去賑災,才會造成現在這樣的局面。
天災人禍這種東西,誰也說不上。
所以手上有糧,這才是最重要的。
蘇譽也說了,除了糧食外的東西。
可爺孫倆想來想去,也沒想到他們這邊有什麼是產量多到有富餘的。
茶葉有,可產量並不高。
瓷器他們這邊也有一些地方可以產,但麼自給自足尚且有些難。
而布匹更不用說了。
別說他們東南,就是整個大周,也沒有一個地方敢說自己有富餘的。
畢竟是純手工的年代。
每樣東西都有,可實現量產需要各種嚴苛的條件。
糧食之類的不可能短時間內實現大量增產,所以只能從其他方面入手。
而其他方面......
蘇譽倒是有一個想法。
「可以搞。」
蘇譽肯定地說:「其他東西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和技術的提升,但有一樣東西,可以短時間內就能實現。」
蘇譽已經想到了。
這自然就是布匹。
現在的紡織技術雖然比前朝有所提高,可還是不夠。
也因此,棉布價格至今還是大部分普通百姓不能承擔的。
要實現布匹的大幅度生產增長,蘇譽記得有一個小東西可以做到。
——飛梭。
這是一個安裝在滑槽裡帶有小輪的梭子,滑槽兩端裝上彈簧,使梭子可以極快地來回穿行。
現在用的普通梭子,得有兩個人配合,而且效率非常慢。
使用飛梭後,一個人就能完成織布工作。
而且使用飛梭織布,布面可以大大加寬,能織比以前更寬的布。
也就是說,同樣的工作量,只需要更少的人和更短的時間就完成。
所以飛梭的發明能使織布速度變快。
蘇譽腦海里,有飛梭的大概構造。
只需要找工匠打造出來試用一番,很快就能確定下來。
後續布匹產量提升後,肯定會加劇對棉紗的需求,屆時就需要用到可以一次紡出許多根棉線的手搖紡紗機。
這些也可以一併讓人現在就開始研究。
布匹雖然也是生活必需品,但它不像糧食一般,是一次性消耗品,吃多少就沒多少。
布匹是可以反覆利用的。
所以即便現在他們利用先進技術紡織出來的布匹全部送到朝廷去,他們這邊的百姓們也不會這段時間因為缺少布匹而有太多的不便。
而且蘇譽想了想,要不乾脆搞個紡織廠,這段時間就不會影響到其他百姓的生活。
算了一下。
一匹棉布本來賣800文錢,需要一個農家婦人不停地織造大概一個月的時間。
用飛梭改進織造技術後,那一個月的時間,一個婦人估計能織造出來十匹甚至二十匹棉布。
這些布匹暫且沒有流入市場,而是仍然按照800文錢一匹的收購價給朝廷換取了等額的紙幣。
後續紙幣的購買力度下降,可他們批量織造出來的布匹,成本卻只有原來的幾分之一。
只要他們後面繼續批量生產布匹,後續布匹的價格肯定也會繼續下降。
所以即便紙幣的購買力換到手之後就開始貶值,可他們交給朝廷的布匹其實也並不是正常的成本價。
「只有成本價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也就是說,我拿成本價一百文的布匹當成八百文去兌換朝廷的紙幣,後續到手的紙幣只有原來一半的價值,我們依然會是賺的。」
這筆賬,蘇譽越算越是覺得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