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邊,保羅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他們把炮艇機的使用方法,還有火神炮組裝起來,交給了佛朗哥的軍隊。雖然佛朗哥軍隊裡面也有蘇聯援助的戰機,但是相比之下就遠遠不如龍魂兵工聯合體的炮艇機和a1攻擊機受歡迎了。而火神炮更是成了炮手們的最愛,這種每分鐘能打出數千發炮彈的新式速s炮,震驚了所有人,不過炮手們總是覺得不過癮,因為火神炮的s速太高了,一不小心就是幾百發炮彈出去,這可是一個燒錢的炮。
很快這些新式武器就迎來了它們的首次戰鬥!
1934年5月2日,站在西班牙第二共和國一方的國際縱隊一個航空大隊,一共60架戰鬥機從一個前線機場起飛,準備進行空中遊獵。不過這些戰鬥機大多數是老式的雙翼戰鬥機伊3戰鬥機,以及po-2雙翼教練機,基本上為木結構和帆布蒙皮,只有6架是最新的i-15高機動性雙翼戰鬥機。i-15戰鬥機剛剛投入批量生產便被蘇聯人送到了西班牙戰場上,最主要的目的便是用實戰來檢驗這種戰鬥機的性能,以便進一步改進。不得不說史達林的算盤打得很精,這種辦法的確是一種最實用的辦法。
i-15高機動性雙翼戰鬥機由i-5/i-6的設計經驗發展而來。初期型號的上機翼為鷗式布置,以便給飛行員提供較好的視野;起落架為固定式;外形比較簡潔,某些型號在機輪上還增加了整流罩。飛機的前部機身是鋁蒙皮,其餘部分為布蒙皮;碟型剎車裝置。早期的i-15由於蘇聯按特許生產的旋風發動機(蘇聯型號m-25)不能按期交貨,1934-1935年生產的大部分i-15裝m-22發動機,稱為i-15m-22。m-25和m-22發動機功率相差較大,m-25為630/715馬力,m-22僅有480馬力,因而最大速度和升限都有下降。
就飛機性能來說,i-15是這個時候西班牙內戰中參戰的雙翼戰鬥機中性能最優越的,比起a1攻擊機來,在某些方面也占據一定的優勢。比如說在最大飛行速度上。這種雙翼戰鬥機後來使用1000馬力發動機的型號達到了400多千米每小時,即使是最早的型號,發動機功率達到470馬力,最大速度也超過300千米每小時。比a1攻擊機的動力要充足,但是它的氣動布局就要落後得多了。
這次國際縱隊的這個航空大隊目標是佛朗哥軍隊的一個機場,他們準備突襲這座機場,如果被發現了就進行空中戰鬥,以期擊落對方的戰機。如果沒有被發現,則直接攻擊機場上的敵機。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敵人的機場上卻是正好布設了十門最新到貨的火神炮,所以這次他們註定是送上門的鴨子。
與此同時,在佛朗哥軍隊控制的前線機場地面上也一片忙碌。在火神炮和高s機槍的陣地上,士兵們正在檢查他們的武器,以及給這些武器做好偽裝。
保衛機場的高s武器陣地有好幾個。在跑道盡頭的一片小灌木林里,有一個火神炮陣地,兩門火神高炮和一些高s機槍被布置在那裡。而在跑道左邊的一個大概有20米高的長滿了灌木的小土丘上。部署著另外的兩門火神高炮。然後其他地方還分散部署著一些高s機槍和一些火神炮。戰士們在這些高炮上覆蓋了偽裝網,從空中看下去,這些高炮就像是灌木叢的一部分,如果不開火的話,實在是很難發現。
這座機場上有30架m30轟炸機和炮艇機,還有20架a1攻擊機,經過測試之後這些最新式的飛機被布署到了好幾個機場。
很快國際縱隊的攻擊機群也來到了佛朗哥軍隊控制的前線蒂森機場的上空。一路上都沒有遭遇到戰鬥機的攔截,這種情況實在是很少見。現在帶隊的蘇聯飛行員伊萬諾夫從空中俯瞰機場,發現機場上的飛機已經起飛了不少,留下的飛機大約只有二十來架。顯然。他們早就被發現了,一定是那些敵人觀察哨發現的。
六架伊3戰鬥機對準跑道投下了炸彈。不過池田知道,這點炸彈根本就不可能摧毀機場,只要機群一離開。用不了一個小時,所有的彈坑都會被填平,機場的運作就能夠恢復。不過好在還有第二波,其餘的一些戰鬥機對準機場上的敵機就俯衝下去,他們要用機槍把那些敵機打成篩子。。
這些戰鬥機投彈的時候的高度大概是1000米左右,再低。地面上的高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