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郭榮獲悉王師敗沒、大發雷霆,尤其是聽聞井上俊反叛朝廷,更是震怒不已,即令將韓令坤、李筠等主將撤職查辦。
都點檢張永德當庭稟告,說井上俊其人來歷不明,應即刻發兵將其碎屍萬段,以謝西征兩萬將士冤魂,並追究所有瀆職官員。
趙匡胤知道其言外之意,井上俊乃是他聽信李崇博之言、認為可用,其人品著實未加考量,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崇博眼看無法隱瞞,為了不暴露契丹細作身份,不得不向周皇謝罪,言及自己對東瀛小妖查證不慎,誤導都指揮使、致使朝廷損失巨大,罪該萬死倘蒙陛下不棄,情願將功贖罪、戰死沙場。
都指揮使趙匡胤仍然出列請罪,既然李崇博已經說明原委,他自己有所解脫,不便落井下石,否則得罪同僚樹敵太多,並不是權力進取的必經之路,這一點都點檢張永德讓他感悟良多。
所以,趙匡胤趁機積極表現,發誓洗涮從軍恥辱,向周皇言明、願領兵五萬甲冑出戰,並高調宣誓:若不能戰勝大食教徒,當馬革裹屍,以報陛下聖恩,郭榮這才龍顏舒展。
趙匡胤又順勢而為,進言周皇郭榮,再為韓令坤、李筠等將領保舉,希望皇上給其戴罪立功的機會。
周皇點頭、同意二次發兵,嘉獎諸將安邦定國、奮勇當先,再立高平不世之功,並責令限期一月,徹底剿滅盤踞京兆府的、所有危害黎民百姓的大食邪教徒。
文武群臣高呼聖明、退出朝堂,這一次除了韓令坤、陳思讓和李筠等,趙匡胤還保舉了王審琦、和高懷德等四員隨行大將,兵分三路避敵鋒芒,計劃親率慕容延釗和石守信、仇超等萬餘人馬猛攻西門。
陳思讓、李崇博和薛訓、張仁謙等主副將,各率馬步軍八千餘戰南門;韓令坤、李筠、張令鐸、向訓等主副將,亦各率馬步軍八千戰北門。
三路大軍在頭一天晚間,提前埋伏指定位置,並於申時同時發起攻城行動。
當木子因率武林群英、決意死戰大食教徒,本想乘大食教徒防備鬆懈、出其不意偷襲,但派人探知伊斯蘭姆已有戒備。
木子因只能採取聲東擊西,以偏師佯動造成決戰東門的假象,餘部繞至南北二門隱蔽待命,在東門決戰猶酣之際殺出。
只是木子因等武林群英並不知道,當他們決戰開啟之時,已經有大批官軍、先後尾隨至長安城郊,以慕容延釗、石守信等將士之意,建議趙匡胤乘勢、一舉合併剿滅江湖流寇和大食邪教。
而以李筠、陳思讓等建議,待江湖各派和大食教徒、互有死傷之際,一舉發兵同時平定京兆府周邊各郡縣。
趙匡胤權衡再三,決定見機行事,王審琦韓令坤等也贊成、對江湖各派先緩一緩,以大食教徒為重點,江湖宵小不足為慮。
鷸蚌相爭朝廷得利,若戰果明顯、且各方優勢突出,可視機給江湖流寇、予以沉重打擊,以解決朝廷後患。
這次大食教徒、在三女神等掌控下,除留下一萬伊斯蘭姆、精銳部眾鎮守西域,其餘四萬木絲鄰聖徒,已盡數占領並控制、西岐諸郡縣和中原一部分。
考慮到中原各路官兵、和民眾的騷擾反擊,特別是在長安王城附近,也是伊斯蘭姆臨時、掌控中國的聖壇神殿中心,木絲鄰的精銳,只留下區區不到兩萬,尤其是經過井上俊的一輪周軍夜襲,讓伊斯蘭姆覺察目前事態並不理想。
因此,命運神又分別從長安周邊州府,計調黑、白、綠教徒近萬,因所部兵力分散,且路途不便,大多數木絲鄰勇士,還在趕赴王城的路途中,對王城拱衛鞭長莫及。
命運神為此重新部署,這其中、中國王穆薩的親軍衛隊,保留四千人馬,余者一萬六千之眾,聽命諸天使直接調兵遣將,三女神則統籌規劃、平衡掌控,繼續征討對付來自王城內外、挑釁的中原各路叛匪叛軍。
而周邊諸郡縣,則有諸賢能和諸使者共同節制,由黑、白、綠三部,各派一聖鬥士首領、和使者親自督導,總數兩萬名聖鬥士,分兵長期鎮守教化,為伊斯蘭姆添磚加瓦、積蓄力量,意圖成為安拉統治中國、源源不斷的後方基地。
巧合的是,大食教徒這次肅清城外諸藩鎮叛軍,疲憊征戰近半個月,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