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22年3月18號清晨時分,承北北部地區的一個小型機場當中,一架挺著大肚子的戰機從跑道上滑行。
在滑行了數百米後抬起機頭沖向了天空。
之所以說這是一架挺著大肚子的戰機。
是因為在它的機腹下方的整流罩當中安裝了一部S波段的AN/APS-20型雷達。
這架戰機正是鷹醬在二戰末期才服役的TBM-3W空中預警機。
對於低空目標探測可以達到100公里,對水面艦艇的探測距離最大可以達到320公里。
這已經具備了一架現代預警機的雛形。
不過雛形終究是雛形。
它的載機平台太小了,只有一名飛行員和一名雷達操作員,根本就不具備空中管控和指揮的能力。
所以這架TBM-3W只能算是一架空中雷達警戒機。
當它發現目標後需要將預警信息通過UHF波段的數據鏈傳輸至地面雷達站,然後再由地面站的人員解讀雷達信息並引導戰機出擊攔截。
相對於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預警機來說有些原始,但在這個年代來說,已經是屬於頂級黑科技的存在了。
特別是在海戰當中,320公里的最大探測距離,能夠讓艦隊在遠處就發現敵人,然後出動艦載機發起進攻。
這個信息差能夠讓己方艦隊建立巨大的戰場優勢。
不過現在屬於復興軍海軍的航母還在海軍基地的船台上,所以現在現在它被搬到了陸地上,作為一架空中雷達警戒機使用。
這個小型機場當中部署了一個中隊6架TBM-3W空中預警機。
目前整個復興軍空軍已經裝備了6個預警機中隊,全都隸屬於空軍司令部直轄。
哪個地區需要它,就把它調往哪裡。
目前在承北市的四周就有三個中隊,共計18架TBM-3W空中預警機。
他們將24小時輪流起飛執行空中警戒任務。
特別是對於直隸那邊,更是重點的盯梢對象。
這架起飛的戰機就是前出到和直隸地區交界處的空域執行巡邏任務。
對於機組成員來說,這就是一次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任務。
不過當他們飛到指定空域進行巡邏後,當即就發現了空情。
雷達操作員看著眼前雷達上的密集波束,當即臉色一變。
「發現空情,方位11,距離97公里,數量超過200架,飛行高度3000......」
飛行員聽到後也是臉色大變。
超過200架的數量。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是扶桑人發起總攻了。
「馬上把空情傳回去。」
在雷達操控員的操作下,雷達信息通過UHF波段的數據鏈傳到了承北市地面空情處理中心,這裡也是一個大型的雷達站。
「報告,緊急空情!」
這個雷達站就是整個北熱省乃至周邊地區的地面指揮部。
當發現了空情之後,一道道命令從雷達站當中傳輸了出去,飛行了北熱省南部地區的各大機場。
就在這個時候,第二道緊急空情傳來。
巡邏編隊於直隸海峽邊緣發現一個大型機群。
這個機群的雷達反射波非常強烈,而且飛行高度在5000米左右,是中大型目標,數量超過150架。
結合這兩個空情,負責現場指揮的一名空軍上校也猜出了扶桑人的作戰計劃。
「呵呵,戰鬥機從直隸起飛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同時拖住我們的戰鬥機。
然後從高麗起飛的轟炸機群對承北展開空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