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農業中華 > 第二十一章 移民與巴喬山

第二十一章 移民與巴喬山

    1933年11月,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正式承認蘇聯政府,從而打開了雙邊關係大門。蘇聯許諾不在美國進行共產主義宣傳,給予居住在蘇聯的美國人以宗教自由和一切合法權利;放棄對1918年美國派兵到西伯利亞所造成的損失的所有賠償要求等。

    中蘇與美蘇的協定都是以蘇聯做出巨大讓步而謀求的國際合作,從而打破了西方對於蘇聯的孤立和封鎖。

    史達林藉此穩住了自己的威信。

    蘇聯也確實餓瘋了,當第一列澱粉和土豆在庫倫裝車,到雙方協定的緩衝區圖倫進行交換時,俄羅斯民眾都瘋了。蘇軍不得不出動軍隊以維持秩序,甚至差點開火。

    李鳴鐘不得不前去交涉,戰爭時殺多少人都可以,但是停戰了對老百姓開火,是中國士兵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而伊爾庫茲克並沒有封鎖口岸,很多俄羅斯人、烏克蘭、白俄羅斯、韃靼人、蒙古族人都偷偷越過中國口岸,到達蒙古,要求參加建設道路的工作。

    張春認為可以有選擇性地接受移民,也可以給移民一些救助,這種能夠直接削弱蘇聯在遠東的勢力的事情不做白不做。

    看到跑到中國的人越來越多,蘇軍這下不管那麼多了,直接封鎖了口岸。但是還是有不少人從山區爬山涉水過來。從濟馬到烏索利耶到處都是逃過來的難民。

    就連新疆也出現了類似的現象。白崇禧有些措手不及,因為新疆的糧食只能勉強都自己吃。突然跑過來這麼多人,他可養不起。

    而張春就算養得起,也不能在伊爾庫茲克和蒙古養,運費都掏不起。所以讓他們往內地流動。比如湖北,由於人口持續減少,已經有了用工荒的現象。江西其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庫倫專門成立了一個移民局。已解決這些人員的流動和安置問題。


    很快移民局設定了移民的准入條件,那就是必須有合適的工作崗位。沒有工作崗位,工作問題很難安排。

    於是難民點張貼了移民局需求的工作崗位和招聘標準,滿足標準的人能夠帶全家到中國內地。其實標準也不高,從操場管理員到護林員,從一般工廠工人到高級技術人員都有。不同的是,如果是高級技術人員和工程師,不僅給工作,還會有數量不少的安家費。

    短短一個月之內,移民局流入了近十萬人,而低級工作崗位已經沒有了,只剩下了高級崗位。而普通的難民已經不再跑過來,除了越過緩衝區很難以外。再就是中國方面已經沒有普通崗位了。而中國方面需要高技術人才的消息在蘇聯老百姓中慢慢流傳開來。

    中蘇的以食品換取煤鐵等礦產品的交易隔幾天就會進行一次。因為雙方都需要調運時間。

    由於從蘇聯境內運來了大量的煤炭,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燃煤的運輸緊張。加上蒙古境內自己生產的煤炭,總算使幾十萬軍民住上了暖烘烘的屋子。

    內地運來的棉衣棉褲以及皮衣皮褲,皮帽和手套也都分發下去。與對面的只有軍大衣的蘇軍相比,中國人簡直是奢侈。

    部隊最新的雪地偽裝服和厚實的披風,讓部隊的冬季訓練得以延續。還是在阿爾泰山的時候,戰士們就已經學會了滑雪。部隊正在進行整編,因為還有新入伍的戰士不能適應。所以混編是必須要做的。

    不耐寒的馬匹都在往內地調,騎兵師全部換上了蒙古矮種馬。這種馬對草料要求不嚴,環境適應能力強。

    牧民們也在安排往內地的草場流動。黃河沿岸和黃河故道,都出現了蒙古人和白皮膚的俄羅斯牧人。中國的老百姓總算知道了,白皮膚的人也並不比自己高明多少,大家都是老百姓。以前那種畏懼洋人的心理消失的無影無蹤。

    庫倫,張春見到了巴喬山。這之前,巴喬山一直呆在西安,算是半軟禁著,他參觀了西北大學和陝西的工廠與農村。最後在巴喬山強烈的要求下才回到了庫倫。

    蒙古,蘇聯的清洗確實幹淨,大部分都是集體牧場和集體農莊,喇嘛和王爺們死的死,逃的逃,留下的也都成了普通人。

    「牧人們到內地去了。內地有些草場還能容納它們。集約化牧場不是不好,而是不能太急。草場是有一定容納力,超過了草場就會退化,單一的畜牧種類也會退化,我相信你這個畜牧部長在陝西應該知道了這些事



  
郁榕推薦:  狩宋  
隨機推薦:  武逆焚天  韓娛之崛起  櫻花之國上的世界末日  冒牌女科學家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農業中華"
360搜"農業中華"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