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農業中華 > 第四十五章 黨代會

第四十五章 黨代會

    宜昌,張明開始組建第四師。劉毅德帶的那批士兵只有很少數被選入部隊。但是由於這批人大多數都是留日學生,基礎很好,所以都進入了軍事學院進行學習。劉毅德主動要求到學院帶這批人,他還是害怕因為理念不同而流失人才。

    毛石山除了處理軍隊的事情,也代理著政務。不過他終究還是年輕了一些,有些力不從心。他對自己的要求極高,心裡還是有些落差。所以除了辦公,終日都埋在文件和圖書堆里,事事都是親力親為。

    張春知道這是他成長必須的過程,也不怎麼幹涉他。他的這種工作方式,肯定會影響到感情生活,楊開慧被調到他身邊負責通訊科的工作。

    宜昌原屬於宜昌府,民國廢掉了宜昌府,改成宜昌縣。不過縣城規模比荊州小多了。荊州的破敗是因為戰亂所致,宜昌雖然經過了幾次戰亂,但是保存還算完好。

    宜昌因為地處偏遠,人才流失較少,他們去也沒有地方去。其中商界人士頗多,

    張劍秋,1891年生於宜昌府東湖縣城,是宜昌最大的泰升廣貨號的老闆,宜昌工商會的會長。

    鄧子敬,他在宜昌南門后街開設了一家名叫「留光」的照相館。

    最有意思的是龍肇三,開辦「龍發昌機器廠」,能夠生產簡單的織布機、軋花機。所以宜昌還是有些工業基礎。

    不過他們實在經不起學生們帶過去的先進技術的衝擊。由於推行土地法,他們失去了可以奢侈生活的土地。工廠也被迫和政府進行聯營,因為不聯營,在先進技術生產出來的新產品和廉價產品的衝擊下。幾乎沒有活路。不過也正因為這些人,宜昌的經濟恢復工作加快了速度。

    宜昌建設了一個冶煉廠,因為江那邊的長陽縣出產鐵礦石以及錳礦石。冶煉廠主要冶煉機械廠用的錳鋼。由於道路沒有那麼容易修通,所以新民航運公司開通宜昌到荊門,以及宜昌到沙洋的航線。

    徐振鵬正在加速建設一支江防艦隊。專用的軍艦還沒有,但是在新民航運公司的商船和客船上配備了士兵和船員,主要是學習和培訓。同時也起到了保衛航線的作用。


    因為荊州成為了鄂中自治區首府,所以蔡和森和向警予到了枝江。時象晉年紀太大了,臨時穩定局勢可以。但是長期工作不行。所以蔡和森任代縣長。

    同樣的,張繼煦在完成任務後,調往新民大學任副校長,蔡元培實在沒有幫手。張繼煦擔任過教育廳廳長。能力、學問、人品也算不錯。新民大學的年輕人起來的很快,但是大多數都是專業人才,統籌全局的還需要鍛煉。如果蔡元培真的退休,就會出現管理斷層。

    大量的學生的到達,讓宜昌和枝江、當陽穩定下來。而襄陽三個縣暫時由劉英和周榮實行軍管。

    而南漳縣西北的保康,房縣,包括谷城和鄖縣都處於無政府狀態,那裡主要是家族控制。一些地方官員早就棄官而逃。同時土匪橫行,大大小小的山寨到處都是。而且地廣人稀。山高林茂。想要治理非常困難。

    那裡的人大多都擁有自己的土地,土地改革的吸引力對老百姓並不大。反而因為都是聚族而居,極度排外。

    顧明和劉英都沒有去碰那裡,但是與匪幫大大小小的戰鬥不斷。

    七月,馬林以共產國際的名義通電各省的**小組到達荊州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前來的主要是上海小組的李達、李漢俊,武漢小組的包惠僧、陳潭秋,長沙小組的何叔衡、夏曦,濟南小組的王盡美、鄧恩銘,北京小組的張國燾、劉仁靜,廣州小組的陳公博,旅日小組的周佛海。跟他們同來的還有十多個人,不過都不是黨員,而是前來求學的學生。

    荊州的黨員人數眾多,但是為了表示公平和對其他小組的尊重,只派了張春、李大釗、陳慶同和從宜昌趕回來的毛石山。伍豪作為書記員參加了會議。

    周佛海一來就給劉清帶了一封家書。不過劉清只是讓人收下了,連面都沒見。

    陪同馬林來的除了張太雷,還有一個俄羅斯小伙子尼克爾斯基,身份是赤色職工國際代表,但是張春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士兵,或者是一個特工。還有兩個俄羅斯通訊社的記者米諾爾和別斯林。

    因為荊州算是一個由**組建的政府。所以來的人比歷史上



  
郁榕推薦:  狩宋  
隨機推薦:  鋼鐵蒸汽與火焰  生生不滅  神級插班生  掛了99次之後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農業中華"
360搜"農業中華"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