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府李延是桌子上擺放著一張申報建造有軌馬車線路的方案,李延是,原本是上海知縣,現在上海升級為府了,他就水漲船高,直接成為了上海知府,而原來的松江府,則降為松江縣,反而在上海之下了。現在的上海知府衙門,地位又上升了一個台階,李延是又原地升級,不出上海衙門就成為了正三品的高級官員。
原本的他是一名小小的七品芝麻官,現在成為正三品知府,要知道一般的知府,品級也不過才從四品到正四品,他這個知府,比普通的知府高出了二到三級。
同知楊文驄搖著扇子道:「李太守,若要建造有軌馬車線路,這就需要把原來鋪好的青石地面都給挖開,再鋪設軌道,然後再覆蓋地面。這樣豈不是勞民傷財啊?」
「可是,這件事可是楚國公點頭了的啊,上面還有楚國公的大印。若是在我這裡給駁了,那不是駁了楚國公的面子?那以後我這個知府還怎麼當?」李延是搖了搖頭。說實話,他對李國棟可是心存感激。原本上海縣,只不過是海邊一座不知名的小縣城,他在這裡當一名七品芝麻官,想要提拔到三品大員,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因為李國棟在上海的建設,李延是連位置都不用挪動,直接就直升上去了,上海從縣變成府,又從府變成了等同於順天府、應天府那類的重要府。而且在上海知府衙門,當地的財政收入有很大的靈活性,要求上繳的當地收入比例不高,大部分收入的銀子,都可以留在知府衙門,用來發展當地的建設。
而且現在的上海,簡直就是富得流油了,海關稅、商業稅、工業稅、文化稅,還有娛樂行業稅收和房地產稅,各種行業的稅收加起來,差不多都快占了整個大明收入的十分之一了。而上海知府衙門的各級官員,每年都可以拿到很高的養廉金。
上海是最早皇權下鄉的地方,在知府衙門下面,除了有各級縣令之外,還設了多個知州,每一名知州都是從四品官職,相當於別的地方的知府。知州之下還有相當於別的地方知縣的鎮官。再下面,每個村子都有一名九品官,各級衙門內還有一些不入品的小官,原本的衙門小吏,現在都成為朝廷命官,只是一些官員不入品,他們可以通過成績的考核,獲得升職的機會。
即便是官員數量眾多,因為上海的收入極高,所以官員們的俸祿和養廉金都高。
除此之外,上海也是最早採取了新式學校制度的地方,官員的選拔制度不再按照原本的科舉制度來選拔,而是新式學校畢業之後,由上海知府衙門通過考試錄取。考試的內容,主要是以格物和實際管理才能為主。這樣那些死背八股文的傢伙到了上海這個地方,就完全沒用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這裡的官員辦事效率非常高,當然薪水也高。
至於貪污受賄,中飽私囊的官員問題,有錦衣衛監督呢,誰敢那麼干?在這裡當官,要是出了問題被錦衣衛抓住了,那採取的可是實打實的太祖時期的法律,雖然取消了剝皮揎草這種殘酷的法律,可是那些犯官的頭顱掛在錦衣衛門口的旗杆上,可是震撼了一些蠢蠢欲動的傢伙。
正因為上海的經濟好,所以無論是從道義上,還是從情面上,李延是都不可能去反對李國棟的啊。
李延是想了下,說道:「元亮啊,說起來這石板路也過時了,馬車走在上面坑坑窪窪的,還不如把石板路給推掉了,換上水泥路好了。既然要換水泥路,不如趁著這個機會,把石板路都給扒了,換上水泥路。」
「這得耗費多少銀子啊?」楊文驄心疼的說道。
「銀子不是問題,只要我們上報了,司禮監和皇室批了,我們今年上繳的銀子就能少了很多,這等於還是朝廷出銀子。」李延是道。
上海知府申報的修建有軌馬車線路,很快就通過了司禮監和監國太后的批覆,內閣也很快就批了紅。反正現在的內閣,史可法這個老頑固的內閣首輔基本上被架空了,兩名內閣次輔都是李國棟的人。司禮監和監國就不用說了,司禮監王承恩,感激李國棟對他的兩次救命大恩;監國太后張嫣,又是李國棟的緋聞女友。所以呢,一切都十分順利。
當然了,拆路再修路的費用,祁家兄弟得要分攤一部分銀子。
祁家兄弟自然也同意了,因為他們要建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