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這樣,當官軍剿撫並用,答應給他們牛犁耕種,並讓他們的妻小吃飽時,手下將士便人心離散,渴望過正常人的生活。。。
因此,明末的農民大起義可稱之為革命,但不同於在一種新的制度、理念的引導下,通過有共同理想的隊伍,來達到實現社會正義目的的良知革命,而是一場在飢餓、困頓、生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被迫起來尋找出路的「肚皮革命」。
誠然,革命,尤其是「肚皮革命」,打斷了社會的正常積累,浪費了既有的物質資源,破壞了既定的文化創造秩序。不說別的,單是革命要死人這一點就足以使我們認定,改良比革命好,這不需要討論,需要討論的是,李自成怎麼「改」崇禎的「良」?是通過立法?選舉?還是彈劾?罷免?
中國要想走出「以暴易暴」、「治亂循環」的怪圈,就必須拋棄幾千年來「只換屁股,不換龍椅」的革命方式,必須尋求一種和平漸進的方式來切入世界文明進步的潮流。
而在拋棄傳統思維模式,尋求外部資源的過程中,是否一定要將幾百年前這些走投無路被迫鋌而走險的祖先妖魔化?是否能在否定他們解決問題的方式的同時,能對他們在反抗壓迫與暴政角逐的過程中所彰顯的人格力量、生命意志給予適當的尊敬?
在朱永興個人看來,在品評這些逝去的古人時,應該多一點理解。少一點苛責;多一點設身處地的悲憫,少一點站著說話不腰疼的高談闊論。起碼,如果他不幸生在那些饑民之中。也不會老老實實呆在家裡餓死的。
再說崇禎,朱永興同情是有,但並不認為是一個明君,甚至對他頗多鄙薄。什麼「日理平台,勤於政事」,什麼「減膳撤樂,厲行節約」。仿佛他本來可以成為一個明君,只是讓李自成害了。
「日理平台」與明代的政治體制有關,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實際上是「皇帝集權」。廢除了千百年的宰相制,實行「閣臣輔政,閣部平行,群臣互制」的「文官制」。實際上就是誰也不相信。大凡小事都得皇上點頭。連閣部大臣也不過只是「票擬」而已。具體到崇禎這個人更是「為政察察」,用人多疑,又好自作聰明,他不「日理」誰「日理」?
至於「減膳撤樂,厲行節約」,也是毫無用處。換一個辦公室,穿著爛衣裳上班,要求手下大臣「宿辦合一」。吃飯時少幾道菜,這都不錯。但關鍵問題是得取消加征。賑災濟困,讓老百姓不要跟著李自成跑,這才是當務之急。如果老百姓有飯吃了,你在宮中搞兩場文藝表演,多吃幾碗紅燒肉,有什麼關係?
但崇禎一遇兵敗城毀的事,只是一個勁兒地下「罪己詔」,但這有什麼用呢?對一個皇帝來說,要緊的不是感動臣民,換取老百姓的幾滴眼淚,要緊的是,朝廷得拿出錢糧,拿出政策,救濟災民,讓老百姓回家種地,至少得停止橫徵暴斂,因為在天下洶洶的大勢面前,加征無異於「驅羊飼虎」,但崇禎是直到上吊之前一個月還在嚴辭催逼錢糧。
與其說崇禎是有魄力,倒不如說是魄力用錯了地方。在國家暴力機器之下,江南的那些富豪士紳無所動,偏要為難那些受災的老百姓。要說富豪士紳能量大,可還能抗過刀把子?加稅征糧,不服就抄家,損有餘而補不足,應該不比動用大軍前去鎮壓民亂代價大吧?
其實,這種「逼上梁山」的惡果在當時不要說文人雅士、行政官員,即使普通百姓也已看得一清二楚。
崇禎十四年,河南的許多州縣已為李自成所得,汲縣百姓王國寧冒死上書,指斥朝廷:「時時搜刮孑遺,日日更換守令,追呼於不毛之地,敲扑盡絕糧之人,終不能無米為炊,白骨再肉也。」但崇禎至死不悟,以為只要把詔書寫得「語重心長」、「情深意切」,百姓就任由驅使,不復有怨言。
而「崇禎五十相」之所以成為一個歷史名詞,說的也是崇禎賞罰不明,刑罰太嚴,有恩不欲歸下,有過則儘量外推,用人多疑,舉措乖張的特點。「五十相」指的是他在位十七年,先後換過五十個內閣大學士,這在歷史上都成了一個笑話。
當然,明亡不能歸罪於崇禎一人,但作為這個帝國的「大老闆」,出現官貪兵懈、廠衛林立、政體朽壞、天怒人怨的狀況,他難道沒有責任?為了平遼,屢次加征,要餓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