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皇上,開封城裡的菜價和糧價,最近翻著跟頭的往上漲。漲幅過快,老百姓已經快要吃不消了。」
權知開封府事的劉炯,逮著機會之後,就一個勁的向李中易訴苦。
劉炯也是跟隨李中易很久的文臣了。想當初,李中易就任平盧節度使的時候,劉炯就是密州下面的知縣。
因為劉炯治理縣城有方,李中易打進開封城後,就命他為權知開封府事。
沒辦法,世界上的事情,本就是用人唯親,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李中易有些奇怪,就問劉炯「怎麼會漲幅過快呢?」
劉炯嘆息道「皇上,禁軍的官兵雖說是隔三天放假一批,可是,每天在城裡吃飯喝酒的人數,不少於一萬五千人,實在是太多了。黑心的店家,緊跟著就紛紛漲價。」
李中易聽明白了,禁軍跟著他北伐之後,回到開封府,就分批分次的開始放假。
可問題是,十幾萬禁軍,哪怕是分次分批的放假,每天在城裡遊玩購物的官兵,至少超過了一萬五千人。
所謂物以稀為貴,開封本地原本就缺糧食缺菜,需要靠水路運輸進來。結果是,放假中的禁軍官兵,手頭並不缺錢花,這麼大一股有錢人參與到了開封城的消費體系之中,立時就促成了物價的上漲。
李中易想了想說「每天只放假五千人,對物價有無大的影響?」
劉炯苦著臉說「皇上,禁軍官兵們手頭的錢,實在是太多了呀。別說五千人,就算是三千人,也會使物價急速的波動。」
「清松啊,不瞞你說,大軍不日將南下伐唐,現在不放假,恐怕軍心不穩吶。」李中易對自己的心腹重臣,向來是有擺事實講道理的有商有量。
劉炯看似很為難的說「皇上,臣聽說禁軍的輜重供應很順暢,不如這麼著,每日放假多少禁軍,就給咱們府衙運來相應的糧食和果菜。這麼一來,城裡的物價,就不至於漲得過快了。」
李中易微微一笑,他徹底的聽懂了,敢情是劉炯盯上了輜重物資堆積如山的後勤司。
不過,劉炯說的也有些道理,禁軍的官兵們,個個兜里有錢,他們缺的不是錢,而是放假遊玩的花錢時間。
這麼多的錢,一下湧入開封城裡,難免會引起物價的劇烈波動。
劉炯的想法是,既然禁軍官兵們很少放假,那麼,就在縮小放假人數的基礎上,增加開封府衙的物資供應,以平準城裡的物價水平。
李中易對州縣的考核,第一條就是日常必需品的物價,必須平穩,不能波動過大!
實際上,這個時代的大戶或是豪門,大發橫財的主要手段之一,便是囤積居奇,操縱某地的物價,尤其是糧價。
李中易很早之前,組建成功逍遙津集市之後,就已經開始往各地派駐採購掌柜。這些採購掌柜職責之一,就是掌握當地的物價。
只要發現當地的糧食儲備不足,採購掌柜們有義務向上邊報告,上邊也有義務馬上運糧食過去,以快速平準當地的糧價。
也正因為有了這個狠招,只要是李中易實際控制的地區,很多搞囤積居奇的大戶或豪門,都吃了不小的苦頭。
不過,開封府乃是首都,也是所謂的首善之區,如今的人口已經超過了五十幾萬。
也就是說,類似開封城這種特大型城市,又有禁軍大規模輪流放假的現實,僅靠逍遙津集市的市場力量,平準開封城裡的物價肯定具有滯後性。
雖然劉炯描述的都是事實,但是,劉炯所說的物價飛漲,確有誇大其詞之處。
別的且不去說它,糧價和菜價這兩項,李延清和左子光每日天黑前,都要提交當天的物價報告給李中易。
李中易哪怕再忙,也會抽時間出來,仔細的閱讀分析李延清和左子光分別提交的物價報告。
無農不穩,這裡的農,指的就是糧食價格和菜價。
劉炯也是有私心的,他知道李中易非常重視糧價和菜價,所以就想在手頭多掌握一些糧食儲備。
只要能從從容容的平準物價,就是大功一件,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既然你那裡有困難,那好吧,我會給後勤司下手令,讓他們每日給你們開封府衙調撥五千石糧食,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