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芬奇是郝運非常佩服的導演。
很多人非常喜歡他的《七宗罪》,不過郝運更欣賞那部《搏擊俱樂部》。
這部電影影響深遠。
影片上映後,米果各地誕生了各式各樣的「搏擊俱樂部」,有中年男性組成的消遣俱樂部,也有學生組成的尚武團體,甚至在網上上傳比賽的視頻。
最可怕的是,有托兒機構的員工鼓勵小孩打架,並在錄下的視頻中提到了《搏擊俱樂部》。
更有甚者根據影片模仿作案,影片中有一幕,搏擊會的成員們在破壞一棟建築時塗上了巨大笑臉的圖案,真的有人試圖在地圖上畫出一個由爆炸地點組成的笑臉圖案,所幸他沒有完成這個計劃就被警方逮捕了。
當然,郝運喜歡這部電影並不是他要創建個什麼俱樂部。
然後拉到自己的遊艇上去嗨皮。
他覺得《搏擊俱樂部》影像狂放,手法天馬行空,情景怪誕核突,一方面向社會問題開炮,一方面對個人內心刺探,仿佛在精神層面陡然高大起來。
屬於人格分裂類電影裡的豐碑之作。
郝運拿到《分裂》劇本之後,就參考了很多類似的電影進行修改。
在修改的過程中,弱化了「分裂是一種進化」這個概念,而是更著重於對人性陰暗面的發掘。
郝運並不覺得分裂是一種進化。
或者說沒必要把這個概念作為電影的主旨,它撐不起來一部電影。
像《搏擊俱樂部》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
只可惜,沒有和大衛·芬奇見過面,不然真的可以薅幾把屬性自用。
雖然郝運很佩服大衛·芬奇,但是《消失的愛人》他並不打算讓給大衛·芬奇去執導。
大衛·芬奇太出名了。
他是當之無愧的懸疑大師,手下的經典懸疑片比比皆是,更是廣為讓人效仿學習。
這樣的導演如果拿到了本子,郝運和FC影業就和項目沒什麼關係了。
郝運駕馭不住這樣的大師。
所以,他毫不猶豫的就拒絕了大衛·芬奇。
除非他來給我當副導演。
郝運拒絕大衛·芬奇的事情,被派拉蒙拿去炒作了一番。
小人得志就是用來形容派拉蒙的。
只要《消失的愛人》不被二十一世紀福克斯拿走,它就總能分一杯羹。
郝運這個人非常講舊情。
派拉蒙第一個站出來接納了他來好萊塢,這份人情他一直銘記。
只要派拉蒙不作死,願意合作,他就不會拋棄派拉蒙。
而且他人生地不熟的,動不動就有被人歧視的風險,也確實需要一個地頭蛇抱團取暖。
至於派拉蒙被一些激進人士痛斥是美奸,是華語電影的帶路黨,那就不是郝運需要操心的事情了。
派拉蒙也確實幹了實事。
比如《海邊的曼徹斯特》原本應該是在北美藝術院線ARC LIGHT上映的。
那玩意覆蓋範圍極差,排片也很寒磣。
是派拉蒙拿出郝運過往好幾部票房超過三千萬美元的電影成績,到處去找院線談判。
他們堅持認為郝運是妥妥的商業片天才,而且電影的成本都不算高,到時候發行方和院線都能得到不小的回報。
這一點確實很有說服力,各大院線也確確實實是被這麼說服的。
再加上八九月份沒有什麼特別屌的大片競爭。
經過一番努力,《海邊的曼徹斯特》才通過正規的渠道上映,並且在首日就獲得了60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
雖然遠遠比不上《源代碼》,但是這個成績就文藝片來說已經堪稱逆天了。
這部電影非常符合好萊塢的審美和情感認同。
能夠讓觀眾整個人沉浸其中,與主人公同呼吸,似乎感受得到他面無表情下的無言之痛。
相比較來說,國內目前最熱的電影是《大地震》。
馬大缸曾經在新聞發布會上,一如以往地對他新片的票房做了預測: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