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孚,字子憲,鉅鹿人,年三十許,為袁尚主薄……」
「崔琰,字季珪,清河人,年三十許,少樸訥,好擊劍,尚武事,後從鄭玄受學。紹以為騎都尉……」
這不就是替曹操接待匈奴使臣的帥哥嗎?
「崔林,字德儒,清河人,琰從弟,佐高幹……」
「管統……」
「耿武……」
我看得有些頭疼,忍不住抬起頭抱怨:「文和先生你是把袁紹所有的縣令級別的人選都列出來了嗎?怎麼會有這麼多?」
賈詡攤手道:「怎麼可能?只列出一些有名氣的人物。」
我無奈地嘆氣,騰出手來揉了揉微微發脹的太陽穴,又向後翻了兩頁,跳過了這些毫無印象的有名文士,直接來到了武將的名單。
「麴義,年約三十許,本涼州人,善治步旅,屢為紹軍陷陣先登。紹用之而不多與兵,其親兵不滿三千。性傲且矜,又因祖居西州,為中原士人所鄙。」
我忍不住自問:為什麼每個勢力總有那麼一兩個能力出眾、戰功赫赫但是卻絕對不會被君主重用的將領?
「顏良,魏郡黎陽人,年三十餘,勇猛無匹,尤善馬戰,性貪功急躁,驍將之屬。治兵鉅鹿,佐逢紀……」
「文丑,鉅鹿人,年三十許,與顏良相善,勇猛不亞於良,性魯莽。治兵渤海,佐袁尚攻青州……」
「牽招,字子經,安平觀津人,少有名焉。紹使其為督軍司馬,兼領烏桓突騎。治兵涿郡,助袁熙攻盧植……」
「烏桓突騎?」我彈了彈名單,問道,「有多少?」
「三五千吧,」賈詡答道,「不過軍紀敗壞,戰力一般。」
「潘鳳,中山人,韓馥擢為大將,善使大斧,有武力。」
我哈哈一笑,自顧自說道:「潘鳳?還真有這貨?」
「朱靈,清河人,原韓馥將,平叛軍有功,善與士卒,下多樂之,紹以之為中護軍,督大戟士。」
中護軍……那就是袁紹的親衛部隊了吧?
「大戟士?」對於這個兵種,我有些耳熟,「聽起來好像很厲害。」
「就是以長戟為主要兵器的步軍,」賈詡微微斂須,「我覺得這支部隊雖然說得很厲害,但充其量也就是將士的身體更強壯罷了。而所謂的長戟,說實話吧,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呂布那麼精通。」
程昱也點頭道:「早在趙國時,就聽聞這支部隊的名聲,想來只是用來彰顯袁紹的聲勢罷了。」
「長戟護衛……要知道,只有皇帝的禁衛軍才會用這種武器吧。」王烈也插話。
我不再詢問,伸手一摸名冊,竟然還有四五頁之厚,當即決定一目十行瀏覽下去。
其中有幾個人在前世的各種遊戲中倒是常常扮演醬油黨的角色,比如蔣奇、蔣義渠、呂曠、呂翔、呂威璜、張南、焦觸……
但更多的還是頗為陌生的人物——閔純、李歷、趙浮、程渙、朱漢、耿苞、季雍、郭祖、公孫犢、眭元進、韓莒子、趙睿、劉詢、華彥、孔順、夏昭、鄧升、韓珩……
看到我飛快地翻著名冊,賈詡從旁解釋道:「後面的大多是部隊中低級將領,因而不可能全部進行詳細調查。」
「這已經夠辛苦了。」我笑著點了點頭,將這厚厚一本袁軍花名冊翻了過去。
雖然只是中低級將領,但是不管怎麼說,我覺得……至少我以後殺了敵將之後,是不是就可以昂首挺胸地說自己殺的不是原創人物了?
在我翻閱花名冊的時候,王烈正參考著程昱和賈詡的意見對他的文章進行最後的修改。
看著老頭子興致勃勃地在紙張上圈圈畫畫,我腦海中忽然跳出了一個主意。
「你們說……」我也直言不諱,「我能不能向劉協上一道文表?」
兩名大叔對視了一眼,程昱蹙眉道:「這還有什麼意義?」
賈詡則換了個問題:「你想做些什麼?」
「名義上依然尊奉劉協,應該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好處……首先是緩解劉協和滿朝文武的緊張情緒,稍微消除一些他們對我們的敵意,這樣孫堅接受聯盟的顧慮將大大減小,我們也可以將全部的精力用來對付北方,」我搓著下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