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使之間的大戰,在天空中的火海裡面展開。
戰鬥的雙方是數不清的神使,風格卻截然不同。
一方全都穿著猙獰的黑色全身甲,手持雙手大劍,厚重的鎧甲上布滿不知道是為了裝飾還是為了鬥毆用的尖刺,大劍的劍柄更鑲嵌著一顆骷髏頭,仔細聽聽,骷髏頭竟然還在哀嚎。
這是恐懼之神的神使,名字很簡單,就是「恐懼使者」,或者叫「恐懼騎士」也行。雖然它們其實並沒有坐騎,但它們能飛,空氣就是它們的坐騎。
別看它們似乎有些笨重,實際上非常的靈活,而且強大。
強大,這一點最重要。
它們的力量足以和傳奇等級的巨獸抗衡,而它們的速度則讓強弩射出飛矢都要黯然失色。儘管它們並沒有多麼優秀的武藝,但適當的魔法能力卻又彌補了這個缺陷如果必要的話,這些看起來像是重裝騎士的傢伙們也可以使用魔法,儘管數目不多,但大致上各個種類都有,無論要進攻、防禦、移動、增強自己或者削弱敵人,全都有可以使用的法術。
這就足夠了,而且非常足夠。
對於出沒於戰場的廝殺者來說,專業法師們所掌握的數目繁多的法術,絕大多數都毫無意義不是沒用,而是沒有特別的必要。尤其當這些廝殺者們還掌握著神力,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神力獲得某些它們想要的效果,這就更讓很多較為冷門的法術失去了意義。
它們能夠增加自己的力量、速度、攻擊力或者防禦力,它們也能夠直接使用魔法遠程攻擊敵人,它們還能夠聯合起來,施展一些威力強大的組合魔法。
這樣當然就夠了,至少隋雄的那些量產型神使們,能夠使用的法術還沒它們多呢。
老實說,量產型的神使的確沒有它們強大。
即便是量產型神使裡面最強大的要塞級,比起恐懼使者來,戰鬥力也要遜色一籌。而如果是戰鬥力最為薄弱的驅逐艦級神使,在它們面前簡直就是炮灰,一劍一個猶如砍瓜切菜一般。
但隋雄並不在乎。
質量有差距,那就用數量來彌補。量產型神使本來就是以數量取勝的兵種,只要數量的優勢能夠彌補質量的劣勢,就沒有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看,大概是可以的。
他無意仔細研究雙方陣地碰撞的前線戰況究竟何等慘烈,只是注意著赤紅火海和黑色烏雲之間的分界線。
自從雙方相遇之後,那條分界線並沒有發生顯著的移動,一直維持在原地。
這很好,隋雄很滿意。
更重要的是,他能夠清楚地感覺到,對方那黑得異常的烏雲每一秒鐘都在消耗神力,戰死神使的復活也是如此。相對來說,自己的神力消耗卻要慢得多,無非是把高空的魔力點燃化為火海,順便再從別的地方牽引魔力來補充,僅此而已。
主位面的魔力分布是很奇妙的,海平面上的魔力濃度最低,然後往上或者往下,魔力濃度都會增強。此刻他們戰鬥的地點已經算是高空,魔力的濃度相當高,隋雄只需要從附近調度一些魔力來,就已經完全足以支撐火海的燃燒。
至於量產型的神使們,她們根本無須隋雄的神力支持,全靠著火海的力量來孕育。而當她們戰死之後,屍骸又會歸於火海,成為孕育後續神使的資源。
這就像是一台冷酷而嚴密的戰爭機器,源源不斷地生產著戰爭用的工具,然後又把損壞的工具回收化為原料,繼續生產新的工具。
被回收的不僅僅有量產型的神使,也有少許恐懼使者。
雖然數量不多,但的確有一些恐懼使者被殺死之後被火海吞噬,轉化成了用以生產量產型神使的能量。
在這個過程中,隋雄也得以窺探了恐懼之神創造這些神使的手段,以及它們所蘊含的秘密。
老實說,讓他有點失望。
這些恐懼使者的製造技術有些粗劣,並沒有那種讓人讚嘆的精緻感覺。它們應該是以傳奇位階的牧師為藍本,稍稍增強了一些身體素質,又取消了大多數不是特別必要的法術,最終設計完成的東西。
恐懼之神明顯沒有對自己的神使用多少心,或許在祂看來,這些只要神力充足,無論死多少都能復活的東西不值得用心,但隋雄卻從中看到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