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吟半晌,謝志坤笑道:「王老,我可是聽說,林源的那個學院,您已經是榮譽院長了,到季望樓那裡溝通協調,您可是少不了的。」
王博淵點頭道:「是啊,這年頭哪有光吃飯不幹活的?你們幾個難道沒被小林邀請?大家一起去,小季碰上這樣的事情,只怕也是頭疼無比啊。」
以王博淵的地位,叫季望樓一聲小季是理所應當的,他也理解,像杏林會研討協商出來的東西,肯定會被衛生部參考使用的。
法律法規是社會行為規範,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出台的。有個很好的詞語,叫做約定俗成,任何的規矩,都要有一個基礎,那就是規範中的所有人,在心底里是認可的。
所以,法律法規的出台,要照顧到方方面面,甚至可能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博弈。
尤其是涉及到中醫這一塊的利益的時候,一個考慮不周全,恐怕會帶來連鎖的反應。
季望樓給林源撥款一千萬,也絕不是因為個人的好惡,而是帶著一份信任,讓林源切實搞好杏林會這項民間的中醫最高規格的研討會。
從研討會中,季望樓可以汲取一些寶貴的經驗,為他要執行的國家扶持中醫的工作提供借鑑。
王博淵,左益心,謝志坤這些人,在從醫生涯中,沒有什麼具體的實權,但接觸的官員卻是數不勝數。
他們都知道衛生系統是個怎樣運轉的機構,也知道一項新的改革措施出來以後,其中帶來的一些利益,會引起怎樣的波瀾。
林源在訪談中已經說得特別明白,那就是中醫的事情,最好是精通中醫的人才來處理,否則,真的會對中醫產生巨大的傷害。
然而,中醫人才,現在是怎樣界定的都是一個尷尬的局面。像王博淵,左益心這些人,明明是中醫聖手,他們的醫師資格,卻是由西醫背景為主導的衛生部門頒發的。
即便是後來的中醫國手等一系列頭銜,都是由衛生部門核准授予的,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大的尷尬。
多少年來,這幫中醫泰斗級別的人物,不是沒根衛生部門反應類似的事情,認為中醫的行醫核准,需要有專業的中醫管理人來完成。
衛生部門也不是沒有綜合考量,但涉及到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最大的難題,就是現有的體制,都是借鑑西醫管理模式建立起來的,僅僅是對中醫醫師資格的認定,就能夠讓人哭笑不得。
一般來說,從正規的中醫專科以上學院畢業,在國家承認的醫療機構工作滿年限,經過評審,可以獲得從醫資格。
這在真正的中醫人眼裡,簡直就是不可理喻。就算是正規的中醫學院,能夠學習到什麼東西?中醫的精髓,真正能夠用到實踐當中的,在目前的中醫學院能夠學到麼?實習的醫療機構,能夠提供中醫氛圍的實習環境麼?
現在絕大多數的中醫院,掛鹽水,做西醫的化驗已經成了常態,在這裡實習的學員,怎麼看,也不像是能夠勝任中醫的啊。
最近,國家出台了師徒傳承的中醫人也可以獲得醫師資格,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僅僅是這個認可,還遠遠不夠。
林源所構想的創辦一個純粹的中醫學院,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培養中醫,不受各方的行政干預,才是大批量培養有中醫底蘊的中醫人的最佳途徑。
如果林源的設想能夠實現,中醫的發展,就會有了一個強大的基石。誰都明白,中醫的發展,說到底就是合格的中醫人的培養,沒有合格的中醫人,什麼都是空談。
左益心笑道:「王老的意思我明白,好,去找季部長,算我一個。」
其他人都紛紛表態,唯獨周傳亭有些遲疑。因為周傳亭可是地地道道的平頭百姓,跟其他的人不一樣,他沒有職稱,也沒有特別好的官場人脈。
林源知道周傳亭想些什麼,便說道:「周老,您也不必想得太多,見季部長,陳明我們的觀點,是非常必要的。我想,來自於民間的聲音,他是更希望聽到的。」
周傳亭啞然:「呵呵,看來我還是非去不可了。雖然我是很不習慣見官的,但為了中醫,也就破破例吧,我就去見見這個大官。」
林源正要說話,卻見於文良急匆匆走來,對林源說道:「林會長,有點事情,巫市長請您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