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品正的心砰砰地跳,開始了激烈地思想鬥爭。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讓他把自己的情況拋明,不用再語焉不詳地跟楊小貝打馬虎眼。說?還是不說?
正當他努力地想著怎麼樣整理語言時,楊小貝眼前一亮,「鍋盔!」扔下糾結不已的周品正就跑到前頭去了。
白雲縣的鍋盔跟有名的陝西八大怪之一的鍋盔完全不是一個東西,當然了,除了他們都是用麵粉製作的。製作鍋盔要先在案板上揉面,不斷將一團團發酵的面在手中搓弄,直到覺得滿意後,再放在一旁醒著;根據顧客的需要,甜就加糖,咸則加鹽,甚至還可以加辣椒,油重油輕,細聽尊便。得到完整的吩咐,才將醒好的麵團三下兩下,抻寬拉長,有時成海棠葉狀,有時成鞋底樣,所以這邊的鍋盔也叫「鞋底板」。最後再搖動一鐵皮盒子,盒子的底部被鑿成了篩狀的孔,盒子裡面裝著芝麻,多幾下少幾下,都可隨意。
這一切在三兩分鐘完成,師傅將麵餅迅速貼進了爐膛里。大約也不過三兩分鐘,便用一把專用鉗子,輕輕從爐膛里將體積增大近一倍的鍋盔取了出來,直接遞給站在一旁的食客手上。這時候的鍋盔,外焦里嫩,鬆軟適宜,拿著似乎有點燙手,吃著卻感覺挺好。是楊小貝從小到大最愛的美食。鍋盔不貴,現在也不過三、五毛錢,但是印象中大街小巷角落裡總是香噴噴的味道,她回來這麼久卻還一次都沒有碰見過。想不到今天和周品正走到快到主街的時候,卻發現了這個意外的驚喜。
「老闆!給我來兩個鹹的!」楊小貝高興地跟老闆要了兩個,豪氣地請周品正吃這個本地特產。鍋盔這個東西,一般人還真沒有一口氣吃幾個的,一個管飽。吃鍋盔一不要工具幫忙,無論是筷子還是勺子;二不要菜餚佐餐,不管是鹹菜還是鮮菜;三不要桌椅板凳,鍋盔就適宜站著吃或者走著吃。有人吃燒餅要一碗豆腐腦,說干嚼咽不下;吃餃子還得配一碗湯,理由是原湯化原食,唯獨這鍋盔,好像沒這麼多講究,無論是形式還是價格,鍋盔都是不折不扣的大眾食品。
其實在老家的美食,還就是在這些街頭巷尾,小攤上面的小吃最好。像燒餅、米粑粑、發糕、苕面窩、豆皮等。每次楊小貝心心念念地要大老遠跑到街上來,就是為了尋一口吃的。很快兩個熱騰騰的鍋盔就出爐了,這東西要趁熱吃,冷了就不靈了。楊小貝他們倆一人一個,邊啃著邊往街上走去。
周品正看著楊小貝吃得一臉滿足的樣子,想想還是算了。目前只是他一個人的糾結,說給楊小貝聽,她介不介意不說,也總是一個負擔。她還是這般開心、快樂就行。至於其他的,還是留給自己去承擔吧!
不過在來到這裡,準確地說再遇見楊小貝之前,他還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走在大街上,捧著一個比自己臉還大的麵餅邊走邊啃,形象實在不敢恭維。不過人家女孩子也這麼吃的,周圍的人也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他又咬了一大口。嗯,香!好吃!
浦海人怎麼說呢?有的時候再窮,出門還是要弄個假領子,收拾的光鮮亮麗的。儀態嗎要好的,有一些窮講究也的一定要講的。總是自認為是大城市,有一種逼格高高在上的感覺。像在大街上豪放地吃著東西招搖過市,會被認為是很沒品位的。哪怕資源匱乏,土豆還要拌個沙拉,番茄也非得弄成羅宋湯。就算周品正一向還算是離經叛道的存在,但是從小在那裡長大,一些所謂的「教養」還是刻在骨子裡的。
不過在這個地方,雖然貧窮,但是他反而感覺大家活得更加自在。就拿他們剛剛討論的投機倒把來說,這裡的人們似乎覺得並沒有什麼。如果農民們想辦法養活自己,大家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這也是他小叔為什麼讓他過來的原因。
哪怕在最最混亂的時期,在這塊土地上仍然是相對保持平靜的。這裡的人們總是特別樂天、淡然。無冤無仇的,誰也不會把誰往死里整。上頭下來的文件,到了這裡往往是敷衍了事,走個過場。就像這個吃東西一樣,想怎麼吃就怎麼吃,何必在意那些莫須有的東西,非要把自己弄得不舒服呢?漸漸地他也意識到這一點,完全放開了。
他一個人呆在這裡時間長了,有了幾個比較熟悉的人。比如楊家、劉大廚等,他們總是非常灑脫,對,就是這個形容詞。跟他們一比,自己明顯是「端」著的。這會讓別人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