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鄧世榮一家以及親戚朋友們便一起乘坐班車回家過年。
鄧允珍如今已經嫁為人婦,自然是跟著朱家人一起回松旺鄉山心村過年了。
過年各種各樣的事情是非常多的,比如說要打掃衛生,要做甜籺、灰水籺、飯心籺等過年必備的籺,還要供各路神仙。
在雙旺鄉,香火最多的一般是觀音菩薩、華光大帝以及土地伯公,這是家家戶戶都要供的。
除此之外,還要供契爺。
契爺在南方兩廣、港澳一帶,是對乾爹的一種稱呼。
按照迷信的說法,五行不足的人須吃契爺或契娘飯補回來,才會健康成長,才能長命百歲。
因此,家有小孩的都喜歡找算命先生算一算,金木水火土是否有缺陷,有的話及時找個契爺或契娘,彌補這一缺憾。
每年的年底,就是村民們還福的時候。
而集資建校,首要的目標自然是那耶小學,鄧世榮打算把那耶小學這所村小建成全縣硬體設施最好的小學之一。
小冬兒哦了一聲,乖乖的吃飯。
把菜全部做好,鄧允珍正在洗手盆那裡洗手的時候,朱俊傑屁顛屁顛的湊過來,一邊幫忙解圍裙,一邊嘿嘿笑道:「老婆,今天辛苦了哈!」
認契爺或契娘,俗稱入「契」。
除了供契爺以外,還要還福。
只有這樣,才能跟得上那耶鄧氏的發展步伐。
這脫契也挺講究的,需要請這方面的先生過來主持,有些人脫契需要準備三牲(雞、魚、肉),有些人脫契需要四爪齊全(豬身上各個部位都要有),總之是挺麻煩的一件事情。
除了做這些事情以外,還有每年年底的助學會兼族會,也是要開的。
小冬兒有些悶悶不樂的問道:「那大姑姑什麼時候回來啊?」
簡單來說,你信哪位神仙,你就找哪位神仙起福,讓衪保佑你。
而認神與認物的,那每年都是需要拿祭品去供奉的,一般要等孩子長大結婚以後,才會脫契。
與此同時。
吃契爺或契娘飯還有個講究:是男孩須認契娘,是女孩則要找契爺。先找人物色好「命相」相屬的成年男女,然後買禮物上門求米,如果同意的話,今後就有了契爺契娘契兒契女的名份,一生一世都必須經常走動。
這話聽得兒女兒媳都一陣嘆氣,女人一旦嫁人,很多東西確實是不一樣了。
本來,今年的族會,鄧世榮想提議重修那耶小學的,但想到族人們在重建祠堂上剛出了一大波血,確實應該讓族人們先緩一緩,等春運結束客運公司的分紅髮下來了再說。
甚至,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鄧世榮還想在村里建風格統一的別墅。
這一波集資建校的風潮一旦到來,他們那耶鄧氏作為雙旺鄉最有名的宗族,那肯定是要出一波血的。
飯菜還是那麼豐盛,在開吃的時候,小冬兒疑惑的問道:「爺爺,大姑姑她去哪裡了,都吃團圓飯了,她怎麼還不回來啊?」
自從分家之後,朱家在過年的時候,也都是各過各的,從來沒有集合起來過年。
在忙碌中,轉眼就到了除夕。
還有修路、建橋、修河壩等等,這些項目都要提上日程了。
如果還有餘力的話,那雙旺初中的建設他們那耶鄧氏自然也要貢獻一份力量。
這倒不是鄧世榮著急,而是他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在1987年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全縣一下子就掀起了集資建校的熱潮,集資總額超過了千萬,在縣城以及各個鄉鎮建成了不少的教學樓與宿舍樓。
至於「沒心沒肺」的冬子,兩隻小手正抓著一隻鹵豬蹄啃得正香呢!
松山鄉,山心村。
張秀萍安慰道:「你好好吃飯吧,大姑姑後天就回來了!」
而在雙旺鄉,認契卻大不一樣,除了認人為契爺以外,還有認神以及認物的。
認人為契的,這個跟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區別,不過總體來說差不多。
當然,以上是廣東以及其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