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的崛起和發展速度確實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但與此同時,網上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尤其當陳程「華大」新生的身份暴露後,有不少人都開始爭論一件事情:
一個「華大」的學生去開奶茶店,這算不算是一種人才的浪費?
其實前世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不過並非「喜茶」的創始人,因為他本身就沒什麼學歷。
故事的主人公叫張天一,是北大的研究生,畢業前後創立了一個名為「蠻霸」的品牌賣米粉。
不得不說,「北大」畢業生這層光環給張天一創業之初帶來了不少關注,也使得他的創業之路異常順利,因為名聲很容易就打出去了。
但與此同時,質疑的聲音也不少,其中尤以一個董姓成功女企業家為甚,在她看來,張天一的這一行為浪費了國家的教育資源,沒有發揮出一個高學歷青年應有的價值。
這一世陳程的遭遇也差不多,再加上2007年網上的「公知」還很鬧騰,所以「喜茶」的名氣一起來,網上便有不少「鍵盤評論家」開始大放厥詞,對於陳程的行為各種加以指責。
而面對這種現象,陳程簡直恨不得激動地握住對方的雙手,然後大聲朝他們說一句「謝謝」。
謝謝啊!
要知道「喜茶」作為一個新生品牌,目前最缺的就是熱度了!
如果拿太有爭議的話題來炒作,有可能會反噬自身,不利於品牌的長遠發展。
但你要是聊這個話題,那我可就不困了!
來啊!戰啊!
只要不影響了「喜茶」這個品牌的名聲,你儘管沖我這個創始人「開炮」!
反正這又不涉及什麼道德品質問題,那就互相辯唄!
辯得越厲害,知道「喜茶」的人就越多!
到頭來受益的還是我!
因此面對網上的各種爭論,陳程非但不急不惱,反而還會雇「水軍」專門在網上造勢以便擴大話題性。
在這個過程中,網上一個叫「陳一翔」的「公知」發言最為頻繁,不斷聲稱陳程這樣做是在丟「華大」學生的臉,並表示陳程將來一定會後悔。
有一說一,2007年的時候,在網上做「公知」的門檻並不高。
只要你有幾個能唬得住人的頭銜,然後碰到什麼熱點話題的時候言辭激烈一些,同時注意裝出一副「舉世皆醉我獨醒」的樣子,那麼時間一長,你大概率能夠成為「公知」。
比如好多「公知」都是怎麼混起來的呢?
鼓吹、跪舔歐美,與此同時貶低、辱罵自己所處的華夏。
客觀來講,2007年的時候華夏正處於高速發展中,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再加上網際網路還沒有那麼發達,信息相對來說比較閉塞。
所以有不少人都被「公知」的言論所欺騙,覺得國外就是天堂,而自己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雖說再過上十幾年,國內就再也沒有這些「公知」的容身之地了,大部分民眾也都清醒過來了,但這個時候的「公知」影響力還是很大的,所以他們的某些行為就顯得非常可惡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風波中「衝鋒陷陣」的陳一翔便是如此。
其實深挖起來的話,就會發現這個陳一翔根本算不上什麼知識分子,因為他本身的學歷並不高,即使現在的履歷、頭銜看上去很光鮮,但要麼是造假,要麼是瞎扯的。
沒辦法,想當「公知」,大概率得先學會當騙子。
不搞幾個跟國外有關的「榮譽頭銜」,你好意思在網上大放厥詞嗎?
就算你好意思放,又有人會聽你的嗎?
如果再過上幾年的話,這些瞎扯出來的「榮譽頭銜」很輕易地就能被人給扒出來,但現在信息還沒那麼發達,所以「陳一翔」這類人就能用這種招式來招搖撞騙。
說穿了像陳一翔這種人根本沒什麼本事,不然的話他早忙著賺錢去了,哪有空像這樣在網上跟人吹水互噴?
不過現在陳一翔覺得這樣也不錯,畢竟每天待在家裡上網打打「嘴炮」就能博取關注,通過流量來變現,這豈不是美滋滋?
第五十二章:人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