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不過我們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嗯,我們就從日本最大的保險公司入手,並與目前的日經指數結合起來。」
「日經指數?小志,你該不是想與他們對賭日經指數的走勢吧。」李成聽到吳志的話,就把自己心中所想的說了出來。
「哈哈,李哥真不愧是從高盛里出來的,這麼快就猜到我的想法。」
「原來真的想對賭日經指數啊,那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於是李成就和吳慧芳交談了一下後,馬上就開始收集資料了。
其實李成在高盛的時候,就接觸過對賭股指這方面的事情,當然李成也知道,與人對賭,最主要的是要抓住要對賭人的貪慾,並給點甜頭,才能讓之更好地入瓮,然後再來收割果實了。正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
一個小時後,李成收集的資料就出現在吳志的眼前了。
80年代日本的保險業有了長足的進展,形成了美國、日本和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志90年代時,日本超過了美國和西歐居世界保險業第一。
日本保險公司在1979年至1986年的十二年間,投資於一般貸款的比重從百分之六十二點五降到百分之三十五點九,減少了將二十七個百分點,而同期投資於有價證券的比重則從百分之二十一點七升至百分之四十一點五,增加了近二十個百分點,成為各項投資中所占比重最重的項目。而從1986到現在,日本保險公司繼續加大對有價證券的投資比重。這也說明了日本保險業認為日本股市不會下跌而加大對有價證券的投資比重。
同時東京的外匯市場1天內的交易額從1983年4月的125億美元,一下子上升到1989年的1,152億美元,交易量都跟紐約市場基本持平。此時的日本的金融風險開始變得非常的大。也就是說,要不了多久,日本金融泡沫就會破滅,只要有一個導火索。金融泡沫的破滅肯定會帶來一連鎖的不好的反應,就像那「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讓日本經濟嚴重倒退。
看到李成他們分析的報告,吳志認為現在正是介入與日本保險業對賭日股股指的時候。於是吳志開始吩咐李成,讓其開始負責對日本保險業的談判,儘快趕在高盛前面將對賭合約給拿下來。
而這時,美國高盛以及美國金融家則開始動用新的金融核彈――「股指期貨」來到日本了,正在東京與日本保險業對賭未來指數漲跌。
第四天,經過一天的休息後的七個操盤手又開始按照吳志的命令,繼續將手中的比較差的股票繼續出掉,每個人都是精神抖擻的。結果沒等到9點半,預定的目標已經完成了,因為股民太瘋狂了。旁邊的吳志正在看到自己這邊掛出去賣單幾乎都是被秒殺的,不由地感嘆日股股市的瘋狂,也是到現在才明白,為什麼日本人會有認為日本股市不會下跌的信念。因為,那些瘋狂讓日本人失去了應有的理智。
而日本人在投資方面之所以會如此地不理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元升值誇張了經濟增長的速度。乍富的日本人財氣十足,富足的生活帶來了投資的需求,與龐大的需求相比,投資的渠道卻異常狹窄。
不過由於很多普通人很少會想到自己創業或自己開公司當老闆,所以當時有了錢最直接的投資就是買房、買股票、買基金。而投資房地產又是其中最熱門的,因為只要說是貸款買房,銀行都巴不得貸款。
就像我們後世中2007年一樣,2007年的股市絕對是不平凡的,這一年裡創下的歷史紀錄實在太多。太多的瘋狂人,那時的中國幾乎是全民炒股啊,開戶數量不斷地創出新高。07年中國股市之強,體現了中國躍進特色。世界前二十強公司中國已占六席,跟此時的日本股市多麼相似啊。
而且2006年從股市中賺到錢的人遠遠多於2007年。「2006年表示自己全年實現盈利,切實品嘗到了賺錢的喜悅的人多達70,而2007年只有48.6。與此同時,2006年出現大幅虧損的人明顯小於2007年,在2006年僅有16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出現了超過10以上的虧損,而2007年則多達37.44。」
君不見,直到如今,許多人在看到某個股票上漲後,便根本不再過問任何「價值」了麼?而結果往往是,偷雞不成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