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吳霸春秋 > 第615章 遷都於郢

第615章 遷都於郢

    范蠡好大的膽子!

    竟敢教唆慶忌遷都於宛城?

    宛城是什麼地方?

    那是范蠡的故鄉。

    若吳國遷都於宛城,范蠡豈不是能具有榮焉?

    只是,孫武等人不得不承認。

    在這個時候,吳國選擇遷都,也不是不行。

    「鴻兒、繁兒,你們有何看法?」

    慶忌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將目光放在自己的其餘兩個兒子身上。

    吳鴻首先沉吟片刻後,說道:「父王,兒臣以為,不宜遷都。」

    「我吳國定都金陵,不過十餘年,各項工程適才完備。」

    「且金陵有王氣,龍盤虎踞,形勝之地也。」

    「誠如熙弟適才所言,王都為國本,不可妄動。」

    「我吳國的根基,是在吳郡,若遷都於故楚之地,固然可以征服故楚之民,協調各方,伺機北上爭霸。」

    「然則,故楚之民不配合,或有內亂,屆時恐怕會讓父王進退維谷……」

    吳鴻的這種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

    古代的君王之所以會遷都,很多原因是因為要加強軍事的防禦力量,還有的是因為選國都的時候太匆忙。

    等國家穩定下來,就要找一個各方面地勢條件好的地方做國都。

    只要選定,就不會再輕易的遷都。

    除非是被迫,因為遷都的話是要冒很大的風險還有壓力的。

    成本還不低!

    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遷都都是一件干係重大的事情。

    歷朝歷代,最多只有一兩個曾經被設為首都或者陪都的地方。

    但是商朝可以說遷都猶如吃飯,商朝歷史上曾經前後遷都了十幾次。

    商朝人似乎總在忙著搬家,每一次遷都往往只間隔十幾年。


    在這種情況下,商朝該怎麼發展內政和經濟?

    實際上,如果不是紂王的話,商朝的國祚還能在延續幾百年。

    商王朝頻繁的遷都,卻能保證政治穩定……

    遷都最大的問題,莫過於一個國家政治中心和軍事中心的遷移。

    經過了吳國上上下下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金陵成為了吳國首屈一指的軍事中心、政治中心、經濟中心,甚至是文化中心。

    因為吳國最大的學府,天下最大的學府稷下學宮,就位於金陵的一側。

    「父王,兒臣以為,遷都無可厚非。」

    吳繁莞爾一笑道:「若是父王要遷都,兒臣力推郢。」

    「郢都已經成為吳國的全國之中,形勝之地。」

    「郢地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越,也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衝!」

    「若定都於郢,吳國進可圖謀中原,退可鎮壓四方叛亂。」

    「……」

    吳繁何以有這般主張?

    因為公子繁的生母是為孟嬴。

    孟嬴原本是秦國的公主,楚國的太夫人,深得楚民之心。

    這就導致,吳國朝堂之上,楚國出身的大臣一般都會支持公子繁成為儲君。

    一旦慶忌選擇定都於郢,最為得天獨厚的,莫過於公子繁。

    因為慶忌將會不可避免的在選擇繼承人的時候,考慮到楚人的因素。

    實際上,也正是如此。

    吳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多min族國家,慶忌作為一國之君,必須要統籌兼顧,儘可能的照顧到各方勢力的利益。

    要不然,且不說各地是否會不滿,繼而引發叛亂,慶忌自己的乾綱獨斷,都不能服眾……

    當然,以慶忌現如今的威望,生殺予奪,一言以蔽之,根本不成問題。

    「孫武、伍員、陽虎、伯噽,爾等可有看法?」

    慶忌又詢問了一下其他四個還沒有發表意見的大臣。

    孫武與伍子胥對視一眼,眼中皆有深意。

    孫武緩聲道:「大王,臣以為遷都與否,其實時機尚未成熟。」

    「大王或可在宛城或郢都,設置一位鎮



第615章 遷都於郢  
迷惘的小羊羔推薦:  大秦直播間,開局讓祖龍答題  冉魏霸業  
隨機推薦:  開局賬號被盜,反手充值一百萬  大道神主  楊氏仙路  1644英雄志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重生之吳霸春秋"
360搜"重生之吳霸春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