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末,王啟年接見了一個很意外的人物,平安的掌門人******。中國姓馬的商人裡面,他能排在前三位。
平安在87年成立,成立之初也就幾百萬元資本。
一開始,是工行和招商局合資。後來隨著政策問題,工行退出,招商局也因為逐漸減持套現,拱手將大股東身份讓出。
平安逐漸成為一家股權相對比較分散,沒有絕對控股權的企業。
由於,平安股權相對比較分散,所以,單一股東的話語權,遠遠不如******為首的公司創始人團隊的話語權強大。
當然了,掌舵平安多年的創始人,******也敢給自己開天價工資,一路把自己的年薪提到幾千萬元一年,因為,他覺得自己這個貢獻,遠超這個價。
站在現如今的角度來看,******不斷給自己加薪,引發很多小股東的抗議,但更多小股東還是認可平安的治理水平。
這有點像萬科公司,不過,後來的萬科公司因為創始人團隊持有的股權越來越少,長期以來,大股東都是不管事,放權給萬科的管理層去治理。與此同時,萬科的大股東的股權也不是很多。以至於遭到野蠻人敲門,強勢的在市場上舉牌增持股票,試圖從萬科的團隊手裡面奪走萬科的實際控制權。等到野蠻人上門的時候,萬科管理層才開始恐慌,害怕新的大股東沒有以前那麼好說話,直接把他們剔除管理層。
但是,平安的體格遠遠超過萬科,遭遇野蠻人舉牌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後來舉牌萬科之類地產公司的野蠻人裡面,保險資本占據了很大比例。但是,平安已經是保險公司的老大,那個保險公司不自量力。敢當野蠻人去舉牌平安公司的控股權呢。
「馬總,大駕光臨,真是稀客啊!」王啟年對平安的掌門人******,表示久仰。小夥伴公司未必就比平安差。畢竟,小夥伴旗下擁有的「印鈔機」多不勝數。
實際上,小夥伴旗下也是有小夥伴金控,旗下擁有基金、信託、租憑、第三方支付等等金融牌照。
但是,無論如何也不如平安集團的保險吸金能力牛逼啊。平安的保險業務,已經積累了3萬億的資產。並且,每年至少能拉幾千億元的新增保費收入。目前平安的資產規模,自然跟五大銀行相比差距甚遠。但是,平安的資產增長的速度,卻是更快。
這些保費收入,雖然還是要償付給投保用戶的。但是,在償付之前,拿保費用於投資,多少還是能賺一點差價的。
就以養老保險為例。除非有國家政策補貼的一些保險。正常的個人賬戶的養老保險投資收益,甚至是不如個人存銀行的利率。只不過,大多數人都容易控制不住自己,存款的現金多了,可能因為一時衝動,鬼迷心竅而迅速的敗家給敗光了。養老保險,起到了強制儲蓄的作用,收益沒多少,主要是避免自控能力不足,年老不能勞動的時候。卻敗光了所有財產,以至於不能養老。
保險公司主要的收入大頭,自然是這種壽險。壽險大致上相當於年利率2%左右的存款,風險方面相對比較低。但是。遠遠比個人盲目投資一些「暴利」的理財項目靠譜。因為,很多理財項目,已經屬於詐騙的範疇了。
當然了,保險機構大部分的收入,都是投資國債和銀行存款之類的固定收益品種。剩下的小部分資產,才會投資房產、股票、信託、基金產品等等有更高風險的品種。
實際上。現在的平安甚至在網際網路方面,也顯示出強烈的興趣,比如,電商網站一號店,就是平安在後面投資的。
雖然,今後平安會轉讓一號店的股權,但是,通過投資一號店,自然也是讓平安積累了網際網路方面的投資和經營的經驗。
可以說,仗著錢多,加上體制比工行之類的大型金融機構更靈活。以至於,平安可以持海量資本,投資任何一個平安感興趣的地方。
舉個例子,bat每年可以砸錢百億甚至幾百億元去投資。但對於平安來說,每年可以用於投資的資本,是遠遠超過幾百億。
只不過,平安相對比較穩健,90%的投資的固定收益吃利息的資產。剩下的10%才是投資各種權益類資產,用於風投的資產占權益類資產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