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月11日,期末考試結束,寒假來臨。
相比很多同學們歸心似箭,王啟年反倒對學校依依不捨。因為,學校裡面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
指點江山,揮斥方遒,只能和同齡人。
父母哪裡就有點代溝了。
當然了,這個代溝可能不是年輕,更多是興趣志向的鴻溝。
回來之後,王啟年發現,家裡面和他離開之前,有著巨大的變化。
小王子超市成為了周圍幾個小區經營最好的一家零售商店,為了更好的發展,甚至把隔壁相鄰的兩個店鋪也租下,商品的品類也從小商品,擴展到了電器和服裝更賺錢的門類,下一步,父親甚至想要把品類擴張到電腦、手機。
這個野心顯然是非常大的,畢竟,小王子超市的一開始起步的本錢很低,再說,擴張太快,經營管理的能力能跟上來嗎?
王啟年有點擔心,父親步子邁的太大,扯到蛋了。
「不用擔心,現在生意非常好。租下新的鋪子的租金,很快都賺回來了。」老爸穿著黑西裝,顯出了一副老闆的派頭,「你猜現在家裡面除了負債之外,淨資產有多少錢?」
「十五萬?」王啟年說了一個自己覺得比較合理的數字。
「錯,遠遠不止!」老爸笑了笑說道,「一開始投入了7萬多,裡面有3萬多是找家裡面親戚朋友借的。現在,這些欠債連本帶利還清了。此外,還有給你電影贊助的5萬也被扣除了。但現在每個月賺的利潤保守估計都有三四萬塊。幾乎是天天都在賺錢,所以,累計的積蓄,已達到20萬,這還不算庫存的存貨的價值!算上的話,保守估計,家裡面至少有30萬了!」
「這麼多?」王啟年不禁有點驚訝,照理說,90年代末,中國的gdp才7.4萬人民幣。人均收入更低,很多人月薪也就幾百塊錢。
但一家普通的小商店,為什麼比十多年之後,更賺錢?
王啟年思索半晌,覺得應該是三方面——租金上漲、人工薪水上漲和電商衝擊。中國的電商後來追上了美國,成為世界上網上購物規模最龐大的市場。這樣的衝擊,對傳統的零售業,絕對是致命的。
現在電商在國內還未出現,倒是傳統零售行業的黃金髮展期。
「現在我的店裡面,增加了便民服務,手機充值、代繳水電費,都開通了,這些都是不賺錢的。辛苦是辛苦了,但只要把人流吸引來,很多人難免會順手買點東西!」老爸笑道,「另外,還搞送貨上門,小區附近,一個電話就可以送貨上門。為此,雇了6名員工,每個月多付4000元的員工薪水開支,但收入則是增加了一倍!還有就是,店裡面庫存的貨,很多都是賣掉之後,才給上游打款。所以,店裡面等於是長期占用了批發商的十萬元的現金流,這筆現金流,即使是存銀行吃利息,也是能多攢一些效益的。」
對此,王啟年一驚,看來自己低估了父親「賺錢的才華」了。原本,自己跟父親說的那些,他都消化吸收了,並且,化用為盈利模式的一部分。
而電話打過來,就可以送貨上門的服務,已經非常接近於電商了。如果,建一個購物網站,與快遞公司合作,異地都可以購物,這就是電商模式了。
對此,王啟年不免和父親談國外的電商,亞馬遜模式和ebay模式,這兩家美國電商網站,在1995年已經成立,後來幾乎成為了中國市場以外,世界範圍內最成功的模式。
後來,中國電商行業雖然很多規模上已經超越了美國的同行,但絕大多數的網購電商模式,都是從這兩家網站借鑑和汲取靈感的。
父親聽了王啟年講電商,覺得完全不能夠理解,實際上,連電腦都不會操作,也從來不上網的中年人,怎麼可能會一下子就弄明白電商是怎麼回事情了。
但是,王啟年講電商和電話購物進行類比,父親就很容易明白了。一個是,顧客打電話,就可以送貨上門。另外一個,則是顧客在網站上發訂單,之後,送貨上門。
電話購物的模式,少數的客戶還好。若是成千上萬客戶同時打電話,電話就會占線,業務不可能處理的過來,所以,這個模式發展沒有多少潛力,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