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高盛大廈三十四樓的會議室,陽光透過玻璃幕牆照在會議室裡面,外面是片高樓林立的景象,裡面是光輝集團和高盛公司氣氛緊張的談判。
「第一,我需要高盛去說服三洋的其他幾個股東將股份轉讓給光輝集團,我可不想買一個半成品回來。」江輝舉起右手,伸出食指說道。
對於光輝集團這種外來企業來說,收購三洋最大的困難其實不是錢,而是人生地不熟之下的溝通困境。
不說其他一些小股東,單單高盛意外的三井住友銀行和大和證券,就不是從來沒有和他們打過交道的光輝集團可以輕易搞定的。
當然,也不是說光輝集團就搞不定人家,只要肯花錢,對方有心賣的情況下是肯定有希望達成交易的。
只是中間花費的時間成本就太高了,也許等到2008年金融危機過去了,這個交易也還沒有達成呢。
所以江輝提出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要求高盛幫光輝集團出馬去說服其他股東,光輝集團一攬子全部收購三洋的股份。
「江,你這個條件還真是……好吧,看著我們高盛和光輝集團過往良好的合作情況的份上,我同意了。」
江輝提出的這個條件,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如果出面辦理這件事情的不是高盛,那麼這還真是一個非常有難度的工作。畢竟要說服幾個投資者以特定的價格出讓手中的股份,難度不是一般的高。
不過誰讓對方是高盛呢。
不說大和證券與三井住友銀行多年的合作關係,就是在同為三洋股東的這幾年,比爾森就沒有少和這幾家公司打交道。
高盛準備出讓三洋股份的時候,也是提前和他們溝通過的,甚至在那個時候就已經默契的達成了一致意見。
他們也知道,如果要真的想把三洋股份出讓出去,那麼統一選擇一家公司成功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就像江輝說的一樣,沒有人願意花費幾十億美金買一個半成品回來。
如果折騰來折騰去的,最終只是拿到了二三成的股份,那有什麼意思呢?
所以比爾森沒有太多猶豫就答應了江輝的第一個條件。
「第二,高盛必須全程幫助光輝集團入主三洋,我可不想花了錢,成為一個名義上的股東,幹著橡皮章的活。」
江輝的第二個條件,也是考慮到了客場作戰的風險,再加上島國特有的情況,為了避免光輝集團無法實際控制三洋,讓高盛出面幫忙是再好不過了。
雖然高盛也是外來者,不過這個外來的強龍是在是太厲害了,要知道島國可是有大量的駐日美軍,老美是地地道道的上等人。
「江,你這個問題不確定性太大了,恕我難以答應。」
能夠做到高盛島國公司老大的比爾森,腦子自然不是一般的靈光,一看到這種有可能掉坑裡的事情,立馬就躲開了。
「比爾森,光輝集團可以適當的出資,算聘請高盛島國協助。」對於比爾森的拒絕,江輝倒也沒有太多的意外。
江輝又不是比爾森他對,怎麼可能說什麼對方就聽什麼呢?
即使是爹也不一定能夠做到啊。
「如果是委託高盛的業務的話,只要是報價合適,我們還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比爾森不用為這件事承擔特別的什麼風險,甚至還能通過這個事情掙一筆錢,自然是沒有理由繼續反對了。
「最後一個,我希望你們幫光輝集團搞定島國政府,不要對收購之後光輝集團的做法指手畫腳。」
光輝集團既然花大價錢收購三洋,自然不是來給島國人民送友誼的。
不說島國的市場遠遠比不上天朝,就是島國的人工成本,那也是比天朝高多了。
在島國,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大部分公司,不管它是什麼產業、不管它賺不賺錢,起薪都在20萬日元前後,也就是一萬多人民幣。
從汽車、電子跟商社三個產業來看,其中平均薪水最低的是汽車業里的馬自達,員工的平均年薪是600萬日元,中間的日立,員工平均年薪是800萬,而最高的商社,以住友商事來看,員工平均年薪是1,352萬。
而這些公司給大
第884章 終於談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