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重生之我是慈禧 > 五十八、天下熙熙(二)

五十八、天下熙熙(二)

    翁同龢的話大有深意,倒是不能從表面上來說兩個人只是想要出宮而已,王愷運眼神一閃,拱手笑道,「本分之事>

    大雪之中,原本是路滑難行,但是灑掃的宮人們片刻不歇息,道路上乾淨的很,加上宮燈照耀,恍如白晝,也不虞有跌倒之憂,所以翁同龢之話,大有深意,三個人都是學問極深之人,李鴻藻雖然不說話,但是翁同龢為人謙虛,擅於交際,兩個人從南朝的謝靈運談到顏真卿,離騷到漢賦,極為投契,不一會就到了文華殿附近,再朝著東邊過去,就到了東華門了。

    文華殿是昔日前明和康熙朝時候內閣大臣辦理政事的地方,如今也是內閣大學士消磨時間的地方,今日是除夕,自然也消磨時間來點卯都不需要,故此文華殿不如別的地方,半盞燈光也是沒有,雪夜之中只有文華殿和配殿巍峨聳立,卻是黑暗一片且沉默不語。

    王愷運在前面閒庭漫步,卻不防被後面的翁同龢叫住了,「壬秋,你看看這文華殿,昔日也是輝煌過的,如今卻是不能夠了,保定公擔著內閣的差事,」翁同龢看了一眼李鴻藻,「可這也是有心無力啊,內閣到底是不如以往了。」

    &朝廷的差事,按照道理來說,自然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且不管是什麼宗室啊,親王啊,將軍或者是草民,」他特意把親王一詞加重了讀音,「可不讀聖賢書,不通道理,到底是不成的,」翁同龢繼續說道,「歷朝歷代有宦官外戚宗室之禍,真正能夠做到天下為公的,也只有吾輩讀書人了,壬秋,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啊?」

    這純屬是睜著眼說瞎話,讀書人之禍,絕不亞於外戚宗室宦官之禍,唐朝的牛李黨爭,北宋的新舊黨爭,明朝的東林黨人,這些人敗壞起國事來,絕不亞於任何一種勢力。但是王愷運似乎聽到了一個極為正確的結論,撫掌點頭,「翁相之言,確實有理,只是在這裡沒有酒,不然當浮一大白。」


    &秋你取笑老夫了,」翁同龢背著手慢慢走著,笑著說道,「我這點見識,怎麼能夠比得上壬秋你時不時在西聖駕前接受西聖她老人家的教導呢?且不說我們兩個,這清流俊才,哪一個不念叨著西聖的好?若論權柄,只怕如今的都察院比歷朝歷代任何一個御史台的權柄都要大的多,這都是西聖的功勞,我們飲水思源,是萬萬不敢忘卻的。」

    都察院如今有了後世的檢察院的職能,對於瀆職和受賄貪污行為開始進行調查辦案,這是非常好的方式,吏治較之仁宣之時,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只是經常有人會說閒話,比如要害部門手握大權的官員,比如寶鋆這種,時常說「整頓吏治自然是好的,可如今洋務大開,凡事都要從搞經濟這個角度來看,若是吏治整頓狠了,寒了大傢伙的心,這差事當不好,只怕有礙于洋務大計。」

    這種腔調不絕如縷,甚是流行,只是慈禧太后一概不聽,也很是難得的下了一道長篇大論的旨意來說明整頓吏治的重要性,太后發了話,自然沒人敢明著阻攔,怪話也少了些。御史台和六科給事中的官兒,雖然別的事兒能難讓他們做得好,干實事的能力只怕還差一點,但是個人的道德操守還是值得肯定的,這些年很是辦了不少大案要案,當然了,在某些人看來,這種也是政爭的一種表現。

    都察院有了氣勢,當然連帶著清流也有了膽氣,這兩位清流領袖人物,自然也是水漲船高,翁同龢這麼一說,倒也不算是虛話假話,王愷運笑道,「這是御史們自己的功勞,西聖只是推了一把,到底,也不會攬功上身的。」

    王愷運擋的是滴水不漏,翁同龢哈哈一笑,「王大人這話說的,到底是比總理衙門那些和洋人大使交涉的外交官詞鋒還有柔滑不卑不吭,到底是西聖看中的人,」他讚賞了一句,隨即說道,「要我說,」他對著李鴻藻笑道,「保定公,西聖把王大人藏了這麼多年,如今也不過是一個左通政,實在是舉賢避親了,要我說,早就應該讓他升一個六部的堂官了。」

    六部只是泛稱,如今也有不少的新部出來了,交通、郵傳、教育、理教院,這裡有四個新的部出來,堂官就是指各部的首腦,兩位尚書,和四位侍郎,左通政比侍郎的品級低一些,翁同龢的意思,自然不可能轉任一個小小的侍郎,有太后親信的身份,不可能轉任一個侍郎。

    李鴻藻只是點頭卻不說話,「下官謝翁相栽培,」王愷運拱手笑



五十八、天下熙熙(二)  
因顧惜朝推薦:  重鑄三國:逆風局才有意思  紅樓大官人  玄天后  重鑄清華  
隨機推薦:  萬古神帝  凶獸前鋒  神級插班生  生生不滅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重生之我是慈禧"
360搜"重生之我是慈禧"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