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氏聽見請封的話覺得有些奇怪,「妾身不懂朝堂之事,只是覺得納悶,還從未聽說過死後封賞的事情。妾身的妹夫又不是什麼皇親國戚,僅僅是個小小的七品縣令罷了,能有這樣的殊榮嗎?」
「這你就不知道了,有史可循。」金老爺心情不錯,跟封氏細細的解釋起來,「聖祖先皇時候有位知縣,是有名的清官。那年大旱,他管轄的地區僅有一家人餓死,竟然就是知縣和他的妻兒老小。他死後,百姓自發為他們一家送終,竟然全都披麻戴孝,甘為孝子孝女。
先皇聽聞此事感動到掉淚,親筆題寫悼詞,著地方官員刻在墓碑之上,先皇還御賜他為官舍人,享官家香火。直到現在,當地官員每逢年過節,初一十五都要親自去墳前上供祭拜。地方官府更是有這樣一筆款項,用以修繕他的墳墓。
雖然他的家人也都死了,可同門一族卻因此受益。轉年的春闈,先皇見貢士中有一人跟他同姓、同祖籍,便問了一句。聽說正是知縣的後人,便龍心大悅,讓他入督察院任職,這可是平步青雲啊。」
封氏聽到這裡眼睛一亮,想到了自己的外甥鈺哥兒。他參加了縣試、院試和秋闈,雖然只有十五卻是個舉人,明年參加春闈,貢士的頭銜是一定跑不掉的!倘若他父親這個時候被封,他怕是也要平步青雲啊!
娘家人有出息,封氏覺得自己臉上有光,腰板也硬起來。況且若是鈺哥兒有了好前程,怎麼都要拉拔一下他的至親表弟瀚哥兒啊。
「姨老爺雖然不及那位知縣,可也是九州十縣有名的清官。聽聞他去世的時候,連上好的棺木都買不起,百姓見他的棺木太薄就集資重買了一副。雖然我認為難免言過其實,不過他的家裡確實艱難些。她們不是連丫頭都沒有幾個,針線女紅全是娘們幾個自己動手,連廚房裡的活也要下手。」
封氏聽見這話臉上有些尷尬,「妾身的姐姐還是有些陪嫁的,只是留著聘媳婦嫁姑娘,平常過日子誰拿來動?況且姐夫為人迂腐的很,又勤儉到有些吝嗇,過日子稍有一絲一毫的不算計就會被嘮叨。妾身說句不好聽的話,如今姐夫不在了,姐姐還自在享福些。妾身的娘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可嫁姑娘的陪嫁都是壓地銀山一般。把我們姐妹的嫁妝單子找出來瞧瞧,呼奴喚婢就是天天人參、燕窩,也夠過上十年的好日子!」
「要不怎麼說姨老爺是難得的清官,他上任的時候庫銀是赤字,他走了一核算,竟然有十萬兩的結餘。若是不精打細算,何至於此?」
聽出自家老爺沒有半點輕視的意思,封氏在心中暗自鬆口氣。
「我看鈺哥兒不是池中物,你這個外甥將來必有一番作為。」金老爺心裡有自己的算計,「你務必要好生照顧,也要約束家裡的奴才,不可看見姨太太她們孤兒寡母投奔來就慢待。我常說治家要嚴,你就是心太軟,有些奴才得臉就輕狂,轉身就忘了自己的本分做出奴大欺主的事情來。雖說這裡的內宅,可都城沒有秘密,連奴婢都治不住會貽笑大方。」
「是,老爺說得是,妾身謹記在心。」封氏現在心中正得意,笑得也比往日生動幾分。
金老爺滿意地點點頭,想著自己賢妻美妾兒女雙全心裡越發舒坦。倘若再能加官進爵,此生怕是無憾了!
「哦,對了。我瞧著四丫頭房裡的丫頭有些不成體統,得空你挑幾個好的給她使。」
封氏聞言眼神閃了一下,接著笑著說道:「老爺不說妾身也會去辦。只是這次老太太過來,身邊沒帶幾個侍候的人,少不得撥些伶俐穩妥的過去。姨太太那邊的情況老爺清楚,更需要人手。雖說喚來人牙子就能買些小丫頭,可沒經調教怎麼能使?四丫頭怎麼說都是晚輩,肯定要排在老太太和姨太太后頭。
妾身想著她們姐妹身邊的丫頭有些到了配人的年紀,到時候統一換一批,也省得有人疑心我這個嫡母偏心。四丫頭身邊的丫頭是粗鄙些,不過妾身已經教訓了她們,又有劉嬤嬤和幾個老嬤嬤鎮著,不會出什麼差錯。妾身已經打算給玉儀請教養嬤嬤,到時候讓幾個丫頭一起學,也好約束約束她們的性子。」
她可不是在保春花幾個,只是巴不得幼儀身邊都是蠢人。心眼子多太過聰明難免要生事,那個春花笨嘴拙腮粗鄙不堪,她侍候幼儀正合封氏的心意。
金老爺聽見
第二十一回寒門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