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近的章節,看了下評論,爭議頗多。
在這些評論出來之前,第755章末尾男主在發布會上的發言:不現實、太理想等等,也算是在預料之中。
其實在第757章的內容已經針對這類問題有過詳細的描述,可能有人只是看個標題,或一目十行,或跳章閱讀沒看到,就直接下結論。
事實上,現實中的深、杭等城市有各種方式直接發錢,群里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就有群友具體說過,比如大學生但凡在杭zhou交社保的都能直接領兩萬塊錢,幾乎是該城市吸引流入的真諦,因為給了一個外來大學生來杭闖的保底,本地學生剛就業拿到這邊也很高興。
現實情況姑且不去妄談,只談文中的劇情吧。
其實很多時候確實要在思想觀念上有所轉變,祖宗之法也不能一層不變,因為世界在變,而且是在加速變化。
給年輕人發錢是給他人生中三次相對平等參與競爭的機會(具體從第756章看),年輕人領到錢能更好的為自己後半生更好的打下財務基礎,老了做點事也有心無力,年輕時能領到錢就是給年輕人闖蕩人生、實現理想的一種保底,敢想也敢做。
現實中,如今的年輕人想都不想了,躺平,遑論去做。
然後就是一個經典的吐槽,直接發錢會使人不勞而獲、好吃懶做,在第757章正文裡以記者提問已經解構了這個問題。
對個人來說,坦率講給三次機會都不中用,從出生到35歲在他身上總共砸156萬的投資都扶不起來,後面就是殘酷的自然淘汰,因為35歲後沒錢領,個人能力沒提高,日子必然越來越拮据,自然淘汰則體現為結不了婚,意味著分叉到他這一脈的基因無法延續,自然就被淘汰了,只有那些抓住三次機會向上提升的年輕人能延續下去。
對社會來說,好吃懶做、吃喝玩樂也能刺激消費拉動經濟,能帶來市場,擴大需求,這點應該沒人反駁,所以即便好吃懶做也有對應的價值。
直接給年輕人發錢也可視為一種投資行為,就跟現在的資本大佬投資行業賽道邏輯一樣,不知道具體哪家公司能成為下一個微軟、亞馬遜,那就全行業賽道廣撒網,投資100家1家起來了能沖銷另外99家失敗的損失,還能大賺。
給年輕人發錢道理一樣,天才們是隨機分部在族群當中,也無法鎖定具體哪個年輕人是天才,就做不到精準投資,那只能廣撒網,投資所有的年輕人。
這個天才有可能在某個窮人家庭,原生家庭的困境極大的壓制了他或不得不打螺絲謀生、或接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成長等等
必須承認的是,各種天花板的突破都是少數天才們實現的。
給年輕人發錢得以讓潛在的天才們從謀生困境中解脫出來,一遇風雲便化龍,退一步講真正的天才他能自己從困境中走出來,但卻付出了巨大的時間成本,放大到整個社會等於拉低了社會的發展速度。
一個天才的價值可能抵得上十萬平庸者。
當天才們走出困境,得以大展拳腳,創造出下一個華微、下一個微軟,幾十上百萬隻能打螺絲的人其價值加起來可能未必抵得上,而當某個天才創造出下一個微軟的時候,又能帶動成千上萬的人受益。
這就是增量博弈,絕對多數人受益。
而殘酷的存量博弈是內卷,回歸現實想必很多人都能體會被卷的滋味兒,無奈的是還卷不過那些天才。
跟著天才吃香喝辣的和被天才卷到喘不過氣來,哪個選擇更好,答案不言而喻。
文中給年輕人發錢其實就是發掘各行各業的潛在天才們,因為不知道具體哪一個,所以都發錢那就肯有一筆錢能到某個天才手裡,光是發錢普通人就已經受益,天才們起來了你跟著他混又能受益。
增量環境裡,各階層都能受益。
在增量世界的正循環里,一切的矛盾都會煙消雲散,哪怕貧富分化再大也不會有人覺得有啥問題,因為所有人的財富都在增長。
只有在存量世界的負反饋里才是殘酷的,他的財富增長是你的財富被剝削的結果,如同股市的博弈,他掙的每一筆利潤都是你身上割下的肉,那是很疼的,有多
理性探討交流關於發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