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劉協換取一瓶金瘡藥,遞給士兵:「把他這個傷口包紮好,別讓他失血過多。」士兵接過金瘡藥,迅速地為守將處理傷口,荀彧打量傷口,發現刀傷不深。
「陛下為何要留他性命?」
「此人雖為敵將,但亦是華陰州牧的得力助手。若能留他一命,或許能成為我們與華陰州牧之間溝通的橋樑。況且,他若能真心歸順,對我們的大業也是一大助力。」
劉協命士兵把這人架起來:「帶上這人,留口氣就行。」又帶著兵馬往華陰趕去。
華陰城坐落在一片廣袤的平原之上,華陰城巍峨聳立,城牆高聳,城門緊閉,城牆上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站在城牆上的一白髮老者遠眺奔來的兵馬,嘆氣道:「終究該來的還是來了,打開城門!」
城門緩緩開啟,露出一條通往城內的道路。劉協帶領著士兵,押解著受傷的敵將,緩緩進入華陰城。
城內街道兩旁,百姓們好奇地探頭觀望,議論紛紛。劉協的軍隊紀律嚴明,步伐整齊,沒有絲毫的慌亂。他們穿過街道,直向華陰州牧的府邸行進。
府邸門前,兩列士兵手持長矛,神情嚴肅,目光不善盯著他們。
劉協示意士兵停下,他獨自一人走上台階,推門而進。
門內,華陰州牧正襟危坐,白髮蒼蒼,拐杖倚靠在身旁,被侍從扶起跪地:「拜見陛下,臣知罪。臣年邁體弱,已無力再與朝廷為敵。若陛下能饒臣一命,臣願獻上華陰城,從此歸順朝廷,為陛下效力。」
劉協扶起他:「老人家你不必多禮。朕並非苛刻之人,只要你真心歸順,華陰城的百姓便能免受戰火之苦。把人送上來吧。」
士兵們小心翼翼地將守將放在華陰州牧面前的地上。守將的臉上血跡斑斑,呼吸微弱,傷勢不輕,但好在面色仍保持著生命的跡象。
華陰州牧見此情景,驚嘆:「兒啊!他竟是出城了!我這兒一心只為保我這老骨頭。陛下,您真是仁慈,我這把年紀,本以為命不久矣。如今得見天日,願以餘生報效朝廷。」
劉協推辭:「我看他衷心為了華陰城的百姓,不忍見其因戰亂而流離失所。朕願給他一個機會單挑,不願見他因一時的失足而死,您見諒。」
州牧激動地跪地磕頭謝恩:「陛下仁慈,臣感激涕零。臣願以華陰城為陛下守衛,誓死效忠,以報陛下今日之恩。」
劉協照舊分一千的精兵在華陰駐守,離開時州牧遞給他一封親筆信:「老夫猜測陛下是不是前去收服附近的城池?」
「州牧大人果然心思細膩。不錯,朕正有此意。華陰城若能成為穩固的後方,朕便能無後顧之憂地征討四方。」
州牧點頭稱是:「老夫與附近的城池關係甚好,若陛下需要,老夫願為陛下牽線搭橋,助您一臂之力,此信乃是老夫寫給鄰城城主的,信中是老夫的立場和對陛下的忠誠。只要陛下拿出此信,相信他們定會響應。」
劉協接過信件:「州牧大人果然是深明大義之人,朕若能得您相助,何愁天下不平。」州牧拱手道:「陛下過譽了,老夫只願盡綿薄之力,助陛下早日實現天下太平。」
劉協又接連趕往許昌的方向,途中只要路過城池,便拿出華陰州牧的親筆信,向城主們展示誠意與聯盟的意願。
果然如華陰州牧所料,城主們紛紛響應,表示願意與劉協結盟。劉協的聲望因此大增,他所到之處,城池的守軍都表示願意聽從他的指揮,劉協每離開一個城池就會調走五千的兵馬,以固兵權。
劉協的隊伍逐漸壯大,行了三日就已經收服了數座城池,他的影響力開始在周邊地區擴散,系統的積分也不在不斷的上漲。
收服一座城池就有十萬的積分,現在的餘額又漲回了三百萬,劉協乾脆又在許昌地下城的爆兵基地生產十萬的普通士兵,普通士兵花費不了多少的積分,被殺了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