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號,盟軍向卡昂發起第二次進攻,最先出動的還是重型轟炸機,500架重型轟炸機在短短40分鐘內,投彈達到2500噸,海軍同時對卡昂進行炮擊,全力掩護地面部隊的行動。看書否 m.kanshufou.com
南部非洲的坦克部隊因為卡昂道路嚴重受阻,無法發揮最大作用,第一波攻擊的部隊還是英軍。
楊·史沫資在開戰前向蒙哥馬利提出建議,希望蒙哥馬利能派真正的英軍參與戰鬥,畢竟和英印部隊相比,英軍的作戰意志還是比較頑強的。
有一說一,雖然英國政府各種拖後腿,英國人還是很不錯的,他們表現出了巨大的忍耐和勇氣,尤其皇家海軍,坎寧安真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海軍將領。
英國陸軍的表現,跟皇家海軍相比差很多,這一方面是因為英軍成分複雜,指揮困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英國政府的私心作祟,這一點在北非戰役中體現的尤為突出。
蒙哥馬利拒絕了楊·史沫資的建議,這應該也和溫斯頓的要求有關係。
經過羅克的提醒,溫斯頓才意識到保守黨的基本盤出了大問題,如果這時候再因為軍隊喪亡慘重,導致民眾對保守黨政府的反感繼續增加,那溫斯頓可就百死難辭其咎了。
所以溫斯頓和蒙哥馬利都在千方百計減少英軍部隊的傷亡。
英印部隊沒問題,這是英國最廉價的耗材,英國政府只需要給印度開出一個空頭支票,印度人就會源源不斷將軍隊送到歐洲參戰。
也就在「霸王」行動發起前,溫斯頓派英國外交大臣艾登親自去了趟印度,跟韋唯爾和蒙巴頓一起見了肝帝,艾登鄭重向肝帝承諾,英國政府正在依據印度對戰爭的貢獻,考慮戰後給與印度更多自主權。
這意思很明顯,如果印度全力以赴支持大英帝國,那麼等戰爭結束後,英國大發仁慈,說不定會給與印度和澳大利亞以及加拿大一樣的自治地位。
這就是肝帝想要的。
肝帝確實非常人。
換成羅克,這時候那還不獅子大開口,要什麼自治地位啊,直接一步到位徹底獨立。
肝帝根本不想獨立,他想要的是不受制約的權力,還不想脫離英國的庇護,英國希望印度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肝帝希望英國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換句話說,肝帝希望英國繼續在印度修鐵路,繼續為維持印度的殖民統治撥付大筆資金。
同時肝帝希望英國將行政權和管理權還給印度人,外交軍事什麼的就乾脆交給英國負責,說白了就是糖衣留下,炮彈打回去。
這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南部非洲當年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向獨立的。
問題在於肝帝根本沒考慮拿到權力後,應該如何使用。
肝帝也真的是好糊弄,英國已經多次在這個問題上出爾反爾,每一次肝帝都深信不疑。
這一次自然也一樣,艾登除了得到更多的軍隊之外,還得到了更多的糧食。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上一次世界大戰,印度人將種糧都上貢給英國,結果自己餓死兩千多萬人,慘不忍睹。
今年印度先是旱災,緊接著又是水災,再加上受戰爭影響,農作物本來就減產嚴重,現在又將更多糧食運到英國——
還不知道印度這一次會餓死多少人。
種種因素加持下,蒙哥馬利肯定不會派真正的英軍進攻,於是承擔攻擊任務的還是英印部隊。
蒙哥馬利對英印部隊還是有信心的,信誓旦旦表示,英印部隊一定能完成任務。
楊·史沫資很好奇,連基欽鈉和羅克都做不到的事,你蒙哥馬利能做到?
然後蒙哥馬利就祭出了他的大殺器:督戰隊!
說起督戰隊,這裡要澄清一個事實,整個二戰期間,各國都設有督戰隊,但是在衝鋒隊伍後面架起機槍督戰這種事從來沒有發生過,某些個影視作品裡的鏡頭純粹就是抹黑。
真正向逃兵掃射這種事,只有法國幹過,而且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法國當時督戰的對象是外籍軍團,於是就有了外籍軍團的譁變。
2414 督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