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投降的時候,很多人哀嘆法國將一蹶不振,失去作為一個大國在國際事務上發揮作用的地位。
現在看來,投降卻可能是法國的最優解,貝當並不是笨蛋,他一直都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和上一次世界大戰不同,法國在二戰中已經失去和德國對抗的能力。
以法國的實力,甚至撐不到英國完成全國總動員,更等不到萬里之外的南部非洲援軍。
所以投降對於法國來說就是最優解。
至於國際地位——
抱歉,美國和南部非洲接連崛起的情況下,又有德國這種後起之秀,就連一直被廣為詬病的俄羅斯人,都在和德國的戰爭中表現出來強大的韌性,法國就算抵抗到底,打光最後一顆子彈,拼到最後一個人,難道戰後就能保住自己的國際地位?
別說法國,連英國都做不到。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按古龍的話說,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放大到國家也是一樣。
投降——
法國人不認為他們是投降,只是停止抵抗,雖然兩者本質上沒什麼區別,至少「停止抵抗」能給法國人一些心理安慰。
停止抵抗之後,維希法國退出戰爭,成為受德國控制的中立國。
中立國這個身份給法國帶來很多好處,至少法國的商船航行在全世界任何海域都不會遭到襲擊。
畢竟法國曾經是盟軍的一部分,英國人可以突襲法國海軍,對法國民用船隻還保有底線。。
南部非洲海軍更不會將攻擊的目標對準民用船隻,別說法國的民用船隻,就算是德國人的民用船隻,南部非洲海軍也很少攻擊,所以南部非洲的商船也很少遭到德國潛艇的襲擊。
軸心國更不用說了,停止抵抗之後的法國,成為軸心國和盟國之間交流的唯一渠道,這個渠道或許用不上,但是必須得有。
於是很神奇的事發生了。
就在軸心國和盟國之間的戰爭已經進入到白熱化程度的時候,法國居然在兩大集團之間找到了奇妙的平衡點,左右逢源,如魚得水。
甚至因為法國的中立,最近幾個月內,法國居然移民熱點地區,那些沒有能力逃離歐洲的歐洲人,紛紛將法國作為逃離戰爭的最佳選擇。
這也算是意外之喜。
遠東也一樣。
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和南部非洲海軍聯手作戰,日本成為世界孤島,海上交通線受到南部非洲海軍和美國海軍的嚴重威脅。
日本和盟國這些老牌工業強國相比底子差多了,德國擊沉一艘英國商船,南部非洲能幫英國造十艘。
日本的商船是損失一艘就少一艘,在中斷和美國的貿易之後,日本已經失去獲取工業原料的最佳途徑,依靠掠奪並不足以讓日本維持戰爭。
剛剛過去的1941年,日本的鋼鐵產量達到有史以來最高的770萬噸,這主要得益於日本的海外掠奪,日本占領軍恨不得把占領區內居民家的鐵鍋都搶走,才湊出來這個產量。
南部非洲加美國,鋼鐵產量差不多是日本的16倍左右。
從去年中開始,南部非洲加大了對東印度的供應力度,全年交付給東印度的「幽靈」潛艇超過140艘。
現在東印度擁有的潛艇數量已經超過200艘,比南部非洲都多。
俄羅斯和遠東激戰正酣的時候,北非戰場在進入1942年之後沒有爆發戰鬥,隆美爾沒有發動新的進攻,盟軍也沒有向前推進,北非出現的短暫且詭異的和平。
可以說北非戰場的進展,完全取決於俄羅斯戰場的結果。
去年冬天俄羅斯最困難的時期,盟軍在北非加大進攻力度,南部非洲陸軍也得以進入北非加入戰鬥,這在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
有了南部非洲陸軍的加入,隆美爾率領的北非軍團壓力倍增,不得不將已經攻入埃及的部隊撤回,已經數次易手的圖卜魯格也重新回到盟軍手中。
眼看盟軍一鼓作氣就能將隆美爾趕出北非,亞歷山大港遭突襲,地中海艦隊造重創,恰逢俄羅斯贏得莫斯科戰役的勝利,盟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