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改編電影,讓以往的同類型電影比較相形失色。」
——《華盛頓郵報》安?霍迪娜
迪士尼方面並沒有因為影片上映而放鬆,聲勢浩大的的宣傳活動依然在繼續中,在全球的迪士尼樂園中,開啟了一個主題為『活著回來』的飢餓遊戲活動,雖然這個活動不會殞命,卻也足夠刺激。
雖然肯定與《哈利波特》系列無法相比,但迪士尼同樣在這個系列上面投入了充足的資源,力爭將它打造成又一個盈利的重點項目。
其實,一些好萊塢業內人士的話,是對這部影片最好的評價——符合當下青少年和女性觀眾的口味,也有一定寓意。
對於這樣一部電影來說,這些就足夠了。
《飢餓遊戲》在首個周末的表現,只能用不可思議來形容。
影片於4187家院線在北美開畫,僅僅周五一天就搶走了6726萬美元的票房,這一成績突破了《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5153萬美元的單日紀錄,《飢餓遊戲》成為了新的北美單日票房紀錄保持者。
雖然因為預售的出色,導致外界對這部影片的票房預期足夠高,然而事實證明他們的預期還是太過於保守,甚至一些年齡大的影視圈從業者都想不明白,這樣一部情節、思想、結構甚至是演員表演都沒有太多出彩之處的電影,為什麼能拿到如此高的票房?
不過,瑞恩的調查公司送來的調查報告,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一原因。
首日進入影院觀看《飢餓遊戲》的觀眾中,三十歲以下觀眾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九十一,女性觀眾的比例則超過了百分之六十!
其實,說起來很簡單,除了出色的宣傳營銷工作外,影片的定位清晰,準確的把握住了目標觀眾的主流口味,而這部分觀眾在電影市場中占據了多數地位,足以保證《飢餓遊戲》的觀眾基數。
當然,影片不可能維持這麼高的票房,滑落不可避免。
周六一天的票房下滑了百分之二十五,拿到了5039萬美元,而到了周日再落到了3487萬美元這一數字上面。
雖然下滑趨勢異常明顯,但《飢餓遊戲》再次創造了一項北美票房紀錄,以1億5253萬美元的首周成績,輕鬆超過了《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的1億3600萬美元北美首周票房紀錄。
各大娛樂媒體紛紛用『匪夷所思』、『票房奇蹟』來形容這部影片,哪怕迪士尼不用多做工作,他們也願意在頭版的位置上,用大篇幅的文章,去描繪這部不可思議的青春影片。
而頭腦靈活的製片商們,漸漸感覺到,青春片大熱的時代就要到來了。
至於這個時代是不是真的到來了,看看《飢餓遊戲》後續的表現就知道了。
周一1082萬美元,周二1034萬美元,周三850萬美元……在周五之前,又一個北美票房排行榜開始統計的周末即將到來之時,《飢餓遊戲》已經從北美撈走了1億8993萬美元。
這部影片如同迪士尼近幾年發行的所有大製作一樣,即使不全球同步上映,最少也會在英語區五基友之間同步發行。
這些區域也是瑞恩的影響力最大的地方,同時掛著他名號的《飢餓遊戲》小說也都是當地的熱銷書籍,影片的票房同樣出色。
英國的首周票房達到了3533萬美元;在澳大利亞順利拿到了八位數,1453萬美元足夠讓迪士尼笑出來了;即便是紐西蘭,由於缺乏強力競爭對手,首周票房也有462萬美元。
除此之外,歐洲大陸的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遠東的香港、台灣、日本等,也在同步上映的範圍之內。
當然,影片在這些非英語區的表現就要差了很多,票房遠遠談不上出色,被當地很多觀眾認為不知所謂,甚至許多海外媒體都在議論,為什麼這樣一部奇怪的影片也能在北美大賣?
影片深受所在地區的語言、文化和社會環境影響,在某些地區表現出色的電影,換一個區域,說不定就會遇到《飢餓遊戲》同樣的情況,這還是最能在世界流行的好萊塢出產的電影,如果換做其他國家製作的影片,想要成為世界性的暢銷文化,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