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話吃著飯,就把那家明年進市里開始做生意的事情定了下來。
其實這件事張興明想了好久,最後決定還是試試。
做買賣也要分人的,有些人就能把非常掙錢的買賣弄成賠本,這是天賦力量,非人力可抗。
那家那爸不太愛說話,比老爸還要大幾歲,在廠大集體幹了半輩子,其實真不適合出來做生意了,而那媽這輩子就沒上過班,就在家裡洗衣做飯弄孩子,說這樣的人能把生意做好你信不?
但是,也不能就這麼看著周圍人家全起來了,唯獨她家還在原來的軌道上啊,再說了,張興明還在想改變了她們的生活,會不公因此改變那爸的命運,不再像上一世那樣早早離世。
張興明說:「那就說定了啊,你們也準備一下,想想幹啥,還有就是沒事去市里轉轉,現在變化挺大的了,咱南墳這邊實在是太閉塞了。」
那爸點點頭,張興明能看出來他還是有顧慮,不過反正去了就好,有自己在還能賠錢啊?
那媽給張興明夾了一筷子菜,說:「對了,今天街道來人通知說讓去領票,你家領了沒?」
張興明愣了一下,購物票這個東西早就在他的世界裡消失了啊,隨即反應過來,說:「啥票?現在買東西還要票嗎?」
那媽說:「布票和肉票,你家糧票是不是也沒領呢?明天一起去領了吧,能省不少錢呢。」
&年的時候,大部分商品的限制已經取消了,許多票據已經消失在了人們的生活里,但大件票和糧票還在流通,還是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用糧票買東西比議價要便宜一大塊。
糧票在歷史上被稱為第二貨幣,命根子,沒有糧票就沒有飯吃,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比錢更像錢,也更重要。
從55年發行第一批糧票到93年糧票通出舞台,三十八年的時間裡,糧票就是老百姓活命的根本,沒有之一。
在那個年代,發生了太多和糧票有關的故事,在今天來看真的不可思議,但在當時,都是性命悠關的大事。
&某同學英監,久未晤面,尊況想必勝常。茲有急事,懇祈援手。我一時不慎遺失糧票40餘斤,在陳之厄,迫於眉睫。我縮食才幾日,已頭昏體顫,勢將不起,瞻望前程毫無生趣,只憾無勇氣自殺而。我誠知每人不充裕,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助我暫度難關,以免發生意外。所借糧票,一斤二斤,一兩二兩,量力不拘,用信寄下,並請指示償還之日,以便統籌償還之序。愛莫能助,視之必然,不得不做將伯之乎?懇請解推之力,方寸瞭望,凌寒不勝,耑懇請至——老師垂暮。」
這是60年代,一位教師,丟失了全家的40斤糧票,為了給家人尋條活路,給自己的三屆學生寫信懇請借點糧票,那個年頭,沒有糧票別說出門,在家裡也得餓死,這不是玩笑。
糧票當時分為三種,全國票,本省票,地方票,至於下面地區性質的自印小票就更多了,糧票的面值上萬種,最大的一張萬斤,最小的只有半兩,甚至還有一兩半,二兩三錢這樣的,無論是買糧食,飯店吃飯,買各種糕點麵包,全需要提供糧票。
在那個年代,糧票就是老百姓的命,錢丟了可能心疼幾天,要是糧票丟了,那就是天塌地陷一樣的事情了。
河北有對新人觀念很新,80年代初旅行結婚,結果半路糧票用完了,那個時候本省票不能出省用,全國票要申領,批起來非常難。
兩個人用十幾斤本省糧票在外邊換了十幾個饅頭,一路啃著回家,現在想一想,那個時代啊,人活的多麼像戲劇。
生活三大件,戶口本,糧本,糧票,這就是那個時候老百姓生活的全部了。
那個時候之所以遷移戶口特別難,糧食關係是其中最大的原因,各省都不想增加人口,像河南省當進把境內的大學都趕走了。
全國缺糧,沒糧食關係就吃不到飯,所以糧食關係的遷移涉及的事情非常複雜,辦不好糧食關係落了戶口也沒有用,不能過去等餓死啊。
……
第二天早上起來,張興明自己弄了點早飯吃了一口,就套上大衣,拿著戶口本和糧本出了門。
街道在張興明家原來住的平房那邊,就在部隊駐紮的那棟樓里,部隊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