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晚的月光,被陰雲完全遮蓋了。
可宮廷里的燈燭照舊明燦,隱隱的,不知哪處殿閣傳出琴樂,隨風遊走,韻律悠長,卻怎麼也走不盡漫長的甬道,翻入乾陽殿的牆頭,君王耳畔不聞絲竹聲,一心只在案牘事。
「你今日可聽懂了四郎的應對之策?」司空通問瀛姝。
殿堂的燈燭比檐頂,比長廊更加明亮,把香爐的鏤花里浮出的輕煙都照得清楚,瀛姝放下手裡的筆,輕聲道:「似乎聽懂了,但尚有不解之處。」
司空通沒細問不解之處,他微靠著憑几,似放鬆了,眉心的焦慮仍然揪成皺紋:「這股天降騎兵是變故,賀執本應順利平定蜀州之亂。」
這就是有重生人在作怪了。
司空通長長嘆一口氣:「我最擔心的事,依然還是發生了,不僅僅是我東豫,北部諸國也必定存在重生人,就像這回馳援江克的事故,那個幕後推手,竟然對四郎意圖如何應對都了如指掌,有些事我暫時還不能告訴太子、四郎,不過帝休,我聽說了,按原來的軌跡,我會在親征北漢時負傷,返京途中駕崩。」
那個時候,北漢王已經不當政了,他的長子發動兵變,逼得漢王交權退位,北漢有了年富力強的新君主,並沒有先攻北趙,還是發動南伐,當時他為了鞏固太子的儲位,好不容易才把賀執調回京城,益州遇險,無奈之下,他選擇了親征。
「呼延井不應在此時發動兵變,就算他是重生人,他不至於如此沒有耐性提前行動,呼延井的背後有重生人為他出謀劃策,而那個重生人,並不忠事於呼延井,他只是為了得到呼延井的器重。」司空通沖瀛姝解釋:「北漢君王,現為呼延雄鷹,呼延井就是他的長子,這些蠻夷和我們遵奉的禮法不一樣,呼延井的生母其實是呼延雄鷹的長嫂,長兄逝,長嫂便改嫁呼延雄鷹,可呼延雄鷹當時已經娶了妻子,他將自己的正妻貶為妾從,尊長嫂為妻,呼延井並不是呼延雄鷹的親子,可是據呼延部族的禮法,呼延井可以合法繼承呼延雄鷹的權位。」
「這麼說,漢王想將王位傳給幼子,並不真的是因為聽信了北漢國巫的諫言?」
「你是擔心你兄長的安危吧?」
司空通含了點笑意,又異常輕淡,他沉思一陣,又是嘆息:「人活在世,沒幾個能脫俗的,自己的權位,當然想讓親生的骨肉繼承,呼延雄鷹原本的髮妻對他有怨氣,因此那個女人為他生的兒子呼延雄鷹都不看好,後來呼延井的生母病故了,呼延雄鷹另立了他的一個妃子為後,呼延雄鷹其實只有三個女人,他不是一個好色的君主,我想他之所以想讓最小的兒子繼承他的權位,是因為他最疼愛這個小兒子。
可是呼延井羽翼已豐,在朝中還有他兩個胞弟佐助,呼延雄鷹也是力不從心了,因此,四郎分析得沒錯,如果呼延雄鷹在死前能有時機攻奪洛陽,他必然不會放棄,他啊,不是執迷修仙之術,他無非是想活得更長久,能夠穩穩噹噹地移交權位,而從前的國巫,活了百歲,這讓呼延雄鷹羨慕不已,他所羨慕的長命之人極為尊重普宗真人,呼延雄鷹定然也希望普宗真人傳授給他長命百歲的秘方。」
普宗真人無疑就是王節的保命符,一定程度上來說,甚至比節杖更加有效。
「阿伯,兒以為,就算家兄不去長安,普宗真人也能獨立完成使命。」
「普宗真人是世外之人,慮事不會以朝局為重,他的長處是更易引起呼延雄鷹的重視,但他不能代表我朝和漢王談判,帝休,你的長兄其實有大能,不過因為王致之故,他的仕途註定不會順坦,其實四郎是給了你長兄一個機會。」
瀛姝就緘默了。
大道理她都懂,但有些事,恐怕連陛下阿伯都不知道。
她的長嫂命不長久,死於一次意外,正是因為長兄遠行,當時是受了祖父的囑令,不知道去完成什麼要緊的使命,離家半載,音訊斷絕,長嫂惴惴難安,去西霞嶺的廣德寺為長兄祈福,誰知路遇山石崩塌,不幸亡故。
長嫂並未留下子嗣,但長兄不願再娶,瀛姝不知道長兄有多深的遺憾,她橫豎是一直為長兄揪著心。
重生了,瀛姝當然會讓長嫂逃脫那場意外,這事不難,可眼看著長兄就要去赴本來不應當赴的危
第238章 論有一隻聞機的重要性